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发病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血液内科 肿瘤科 中医科

疾病用药: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 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微血管体系被一些致病因素所破坏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诊断根据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再结合实验检查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什么?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指在许多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导致凝血活化,全身微血管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DIC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众多疾病复杂病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 好发人群:临床上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均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常见者为感染、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及创伤,约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病率的80%以上。
  • 死亡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其基础疾病均有较高死亡率,大部分患者的死亡率为31%~86%,其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严重性明显相关。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有哪些类型?

根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速度、代偿情况分型,依据前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依据后者可分为失代偿型、代偿性、过度代偿型,具体如下。

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速度分型

急性型

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病,临床表现明显,常以出血和休克为主,病情迅速恶化,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常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败血症性休克、异型输血、严重创伤、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等。

亚急性型

在数天内逐渐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表现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常见病因有恶性肿瘤转移、宫内死胎等。

慢性型

病程长,由于此时机体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临床表现较轻,不明显,常以器官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转为急性型。常见于恶性肿瘤、胶原病、慢性溶血性贫血等。

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代偿情况分型

失代偿型

此型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超过生成,实验室检査可见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患者常有明显的出血和休克等。常见于急性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代偿型

此型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与代偿基本保持平衡,实验室检查常无明显异常。临床表现不明,或仅有轻度出血或血栓形成症状,可转为失代偿型。常见于轻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过度代偿型

此型患者机体代偿功能较好,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代偿性生成迅速,甚至超过消耗,可出现纤维蛋白原等暂时性升高,出血或血栓形成症状不明显。常见于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恢复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也可转为失代偿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关音频更多
羊水栓塞病因是什么

羊水栓塞病因是什么

张印星 妇产科 94次播放
热射病死亡症状

热射病死亡症状

程珏 内科 653次播放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相关问答更多
王曜 王曜 主任医师
Q左眼脉络膜血管瘤怎么治
A

弥漫性脉络膜血管瘤,无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王曜 王曜 主任医师
Q脉络膜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A

它的病变常从视盘及黄斑部附近开始,即可为...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