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嗜铬细胞瘤 (小儿副神经节瘤,小儿肾上腺髓质瘤)

发病部位: 胸部 腹部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肿瘤科 儿科

疾病用药:暂无数据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发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故可发生自颈交感神经链至盆腔的部位。这些细胞产生血管活性的胺类。肾上腺素仅产生于肾上腺髓质及主动脉旁体(organs of Zuckerkandl)的肿瘤,而正肾上腺素产生于交感神经链的肿瘤。绝大多数小儿的嗜铬细胞瘤手术时约为4~6cm,切面呈棕黄至浅褐色,被受压的正常肾上腺组织完整包绕,有出血或囊性坏死区。镜下检查很难鉴别为良性或恶性,主要根据临床,如有复发或转移,则认为是恶性。在小儿很少是恶性,但较成人更多见肾上腺外病变,约占30%,常见部位是主动脉分叉部及主动脉旁体。术中及术后即刻死亡多由于未发现有第2个肿瘤。在小儿嗜铬细胞瘤另一特点是,有更多家族遗传及并发多发内分泌肿瘤。

小儿嗜铬细胞瘤相关问答更多
王淑芬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Q小儿粒细胞减少的危害
A

建议患者出现了粒细胞减少症状之后一定要积...

宋丽丽 宋丽丽 主治医师
Q小儿肾母细胞瘤良性几率大吗
A

在实体瘤中,该病对放化疗较为敏感,因此,...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