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 macular degeneration,SMD),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增龄性黄斑变性,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并可导致中心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的疾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双眼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且视力损害逐渐加重。
黄斑,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区域,位于眼球后极部,外界物体光线进入眼球投影在黄斑区中心凹处,可形成清晰精确的像。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可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视物扭曲变形、色觉异常等。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最常见的能造成永久视力损害的疾病之一,且随患者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美、英学者统计 75 岁以上患病率达 40% 以上。我国目前暂无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统计。
AMD患者一般年龄在 50 岁以上,发病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然而却与种族有关,一般认为白人患病率明显高于有色人种。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分为两型:干性和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或称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非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代谢功能也随之衰退,色素上皮细胞胞浆中消化不全的降解产物逐年增多并堆积于视网膜黄斑区,形成玻璃膜疣。玻璃膜疣较少时可能不影响视力,然后随时间年龄增长,沉积物增多,看东西时颜色变浅或模糊。晚期,黄斑区细胞变性、萎缩、死亡,患者视野中心可能出现暗点。
或称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病理特点是脉络膜血管长入视网膜黄斑区,由于新生血管的结构发生渗漏和出血,导致看东西变形,直线看成波浪线,视野中央有暗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