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铜在体内各组织中异常沉积所导致,特征性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病症状,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和角膜色素环,其他常见临床症状包括溶血性贫血、骨关节症状、血尿等。
该病在全球的患病率约为1/30000,在中国(58.7/1000000)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致病基因 ATP7B在人群中的携带率为1/90。
发病年龄3~60岁,儿童期和青年期发病者占大多数。以肝脏症状起病者平均年龄为11岁,以神经症状起病者平均年龄为19岁。
是儿童最常见的初始表现,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包括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升高、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锥体外系症状最常见,包括肢体运动障碍、肌张力障碍、姿势异常、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精细动作困难,以及静止性、意向性或姿势性震颤,帕金森样症状等;精神症状常见情感障碍和行为异常,也可见精神分裂症样表现和认知障碍。
以肝脏及脑组织以外的其他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如以肾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肉眼血尿或持续性镜下血尿;以骨关节肌肉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佝偻病或骨关节疼痛;以血液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溶血性贫血等。
上述各种类型的组合。
222次播放
227次播放
目前服用药物主要是减少铜的吸收,增加铜的...
...进行检查,化验血液指标,进行眼科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