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鞘瘤源于神经鞘的雪旺细胞,故又称为雪旺细胞瘤,是神经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单发,包膜完整,极少发生恶变。神经鞘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以神经功能受损为主,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神经鞘瘤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患者多为30~50岁的中年人,无性别差异。
神经鞘瘤有哪些类型?
根据来自神经鞘细胞瘤细胞的排列方式,将神经鞘瘤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 Antoni A区:是细胞密集区,含有大量细胞且排列整齐的结构。瘤细胞为细长梭形,肿瘤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细胞核为不规则扭曲状或波浪状,瘤细胞排列紧密成束状,细胞核平行排列成两排,类似于栅栏,部分瘤细胞呈旋涡状排列。
- Antoni B区:细胞疏松区,疏松的黏液样结构。瘤细胞较少,排列不整齐,间质中可出现囊性变。更清晰可见肿瘤血管,内含血栓,血管壁因为纤维化,可出现增厚,肿瘤内可见囊腔。
根据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将神经鞘瘤分为富细胞型、丛状和黑色素型三种,具体如下:
- 富细胞型神经鞘瘤:发病年龄和其他类型相似,但倾向于在后纵隔和腹膜后等较深的部位发病,少数在四肢深部软组织中发病。主要由缺少Verocay小体的AntoniA区组成,可为无任何症状的肿块,也可伴有神经系统表现。像典型的神经鞘瘤一样,包膜较完整,表现为多结节状或丛状,切面为棕褐色,常有出血但很少有囊性变。
- 丛状神经鞘瘤:呈丛状或多结节形,约占神经鞘瘤的5%,一般不伴有1型或2型神经纤维瘤病。多见于表皮,深部组织中较少见,像典型的神经鞘瘤一样,一般都有完整的包膜,瘤体内主要由AntoniA区所见瘤细胞组成,有时可见核排列成栅栏状或Verocay小体,瘤细胞排列成短束或交错束状,极少见核分裂象。
- 黑色素型神经鞘瘤:较少见,多发于中年人,肿瘤界限清楚,呈棕黑色。肿瘤由多边形上皮样和梭形瘤细胞混合构成,部分瘤细胞浆内含有粗块状或细颗粒状色素颗粒,核分裂象多少不一,电镜下可见到黑色素小体。
根据肿瘤是否具有遗传性,可分为非家族性和家族性,具体如下:
- 非家族性:可单发或多发性发病。
- 家族性:神经鞘瘤中15%~25%与家族性相关,较为罕见,常表现为多发病灶,故命名为家族性神经鞘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