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脑外科

疾病用药:尼莫地平软胶囊 盐酸替扎尼定片 氨甲环酸片 桂利嗪胶囊 桂利嗪片

疾病自测:珠网膜下腔出血自测

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外伤性(继发性)和非外伤性(自发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家族史等有家族史者尽早就医,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外伤性(继发性)与非外伤性(自发性)两大类。

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病因主要是动脉瘤,约占全部病例的85%左右,其他病因包括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凝血功能障碍、吸食可卡因和垂体卒中等。

近年来,血管介入技术、诊断方法与围手术期处理均有较大进展。但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病死率高达45%,且存活者的残疾率也较高。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什么?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将SAH分为外伤性(继发性)与非外伤性(自发性)两大类。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SAH的好发年龄在40~60岁(平均≥50岁),也可以发生在童年或老年,男女比例为1:1.6,其差异可能与激素水平相关,晚育及月经来潮(初次月经)较晚的女性患蛛网膜下腔出血风险较低。

发病率

发病率为9.1例/10万人。美国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约5%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病率为80/10万。动脉瘤治疗后每年新生动脉瘤的比例为1%-2%。

发病趋势

从1955年到2003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以每年6%的速度下降。

好发人群

有动脉瘤、高血压、吸烟、酗酒、家族史情况的人群,女性患者,40-60岁年龄段人群。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外伤性(继发性)与非外伤性(自发性)两大类。

外伤性(继发型)

外伤损伤脑血管,引发脑血管破裂,血液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蛛网膜下腔,引发一系列病症。

非外伤型(自发型)

动脉瘤及畸形脑动脉、高血压等造成脑血管破裂,血液通过破裂的血管进入蛛网膜下腔,引发一系列病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视频更多
闭合性颅内损伤严重吗
闭合性颅内损伤严重吗
吕志勤 神经内科

380次播放

脑出血与出血性脑梗死的区别
脑出血与出血性脑梗死的区别
高平 神经内科

0次播放

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音频更多
脑血管痉挛的原因

脑血管痉挛的原因

刘海丽 神经内科 0次播放
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吗

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吗

陈丽平 神经内科 282次播放
蛛网膜下腔出血相关问答更多
徐小皓 徐小皓 主治医师
Q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好吗睡不着
A

一般轻度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能够治愈的,重...

高亦深 高亦深 主治医师
Q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
A

蛛网膜下腔出血,它只是一个疾病的名称,它...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