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知识 >正文

肝炎是如何传染的 三大肝炎传染途径

2016/4/25 16:04:59 来源:99健康网责任编辑: 陈中意

导语 肝炎是很多患者无比头痛的疾病,他们饱受煎熬,备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令他们更自卑的是肝炎的传染性,这样导致了很多歧视与误解。那么,三大肝炎都是如何传染的呢?

  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强,却难治愈的顽固疾病,令很多患者头痛不已,为了治好肝炎,很多患者到处求医,结果效果却没有明显改善。还有些人很担心被传染肝炎,以至于不敢靠近肝炎患者。那么,肝炎到底是如何传染的呢?

    肝炎是怎么传染的,乙肝传染途径有哪些,丙肝通过哪些途径传染

  1、乙肝 漫长的折磨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乙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儿童及青壮年是主要受害者。乙肝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因此,乙肝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之一。

  典型症状:乏力、尿黄、无胃口号

  1、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这是大多数乙肝病人都有的症状,尤其是黄疸型。

  2、疲乏无力这是乙肝的症状表现之一。病人往往说不清楚何时起病,其表现也不相同,轻者不爱活动,重者卧床不起,连洗脸、吃饭都不爱做。

  3、尿黄如茶。这是最常见的乙肝的症状。初起尿色淡黄,逐日加深,浓如茶色或豆油状;继而皮肤及巩膜发黄。

  传播途径:血液、母婴、破皮和性接触

  乙肝病毒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2、丙肝 沉默的杀手

  专家指出,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简称“HCV”)引起的严重慢性传染病。感染HCV后,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感染,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为50%~85%。感染后20年,一般人群肝硬化发生率为10%~15%。

  典型症状:症状轻微不易发觉

  丙肝感染后症状比较轻微,如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少数具有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还有部分患者为隐匿感染,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多患者感染丙肝后并不知晓,多数病人不能及时就诊,而等到出现肝硬化、肝癌时才发现感染丙肝。

  传播途径:血液、性和母婴

  丙肝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有经血液、性和母婴垂直传播。

  血液传播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静脉注射毒品、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或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共用剃须刀或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HCV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和血制品也产生血液传播。与丙肝病毒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的人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较高,尤其是感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有可能在怀孕、分娩时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与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包括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他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被感染;咳嗽、打喷嚏不会传播丙肝病毒;蚊虫叮咬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3、甲肝 吃进去的急病

  专家指出,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常见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甲肝病毒一般可以在外界环境中数月保持稳定。高温100℃ 5分钟、紫外线、多种消毒剂都能灭活病毒。急性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甲肝的主要传染源。

  典型症状:突然发烧、浓茶尿、眼睛黄

  突然发作的发热,不适,厌食,恶心,腹部不适,浓茶状尿;皮肤黄染、巩膜黄染等黄疸体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传播

  1、食物: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产品(牡蛎、毛蚶、蛤类、蟹等)、蔬菜、水果等。

  2、水:在粪便和水源管理较差的地方,尤其在雨季和暴雨冲刷后,粪便溢出粪池污染水源后易引起甲肝传播。

  3、日常生活接触:在卫生条件差、居住拥挤的地方,通过患者被粪便污染的手、用具、餐具、玩具、衣服等,可直接和间接经口传播。

  4、其他途径:苍蝇、蟑螂机械地携带甲肝病毒污染食物,也可引起甲肝传播。

  了解了肝炎的传染途径大家是不是应该行动起来,避免生活中传染肝炎的传染源,做好护理保健措施,从根本上摆脱肝炎的干扰。另外对于肝炎病人我们不应该歧视,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让肝炎患者更有信心去迎接病魔的挑战。


推荐医生

饶雅琴 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 饶雅琴主任毕业于第四.....

查看详情

王景林 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 北京302医院主任医.....

查看详情

肖清华 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 广州军区、湖南省感染.....

查看详情

网站地图|推广合作|网站简介|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招聘|免责声明|投稿|给99健康网提意见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99投诉电话:13599529064(7×24小时)

Copyright © 2008- 99健康网(www.99.com.cn)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