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外胆管结石(calculus of extrahepatic duct)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下的肝总管和胆总管的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根据成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结石。原发性肝外胆管结石通常由胆道感染和胆汁淤积引起,肝内胆管结石和胆囊结石随胆汁迁移到肝外胆管者称为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
患者可无症状或稍有上腹不适,若继发胆管梗阻和炎症时,可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三联征,感染严重者可引起休克和意识障碍。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出现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
肝外胆管结石在我国和东南亚各国都较为常见,在我国多位于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沿海和长江流域,一般来说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近10年来,我国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较为多见,而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病率明显降低。
是指在胆管内生成的结石。这一类型常由胆道感染、胆汁淤积以及胆道异物(如蛔虫残体、虫卵等)等因素导致。
是指发生于肝内胆管和胆囊的结石,随胆汁排入肝外胆管所造成的。由胆囊排出的结石可以看作胆囊结石的并发症,其成分多为胆固醇性结石。
结石中胆固醇含量超过70%,结石呈黄色、白黄或灰黄色,大小不一,呈多面体、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硬,切开呈放射性条纹状。
结石中胆固醇含量小于40%,分为胆色素钙结石和黑色素结石。前者结石呈棕色或褐色,质地较软易碎,呈粒状或长条状;后者呈黑色,质地较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