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潜伏期多为1~12天,一般2~5天。可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包含产科型)。在流行期间,大多数患者为普通型,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和皮疹。
近年来,以轻症患者较多,常常仅有低热、轻度咽痛等症状;皮疹稀少、消退较快,脱屑较轻,但仍可以引起变态反应性并发症。
不同类型猩红热临床症状有所不同。
流行期间大多数患者属于此型。
最短1天,最长12天,通常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患者有发热,体温可达39℃,多伴有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咽峡炎可与发热同时出现,表现为咽痛、吞咽痛、局部出血,并可伴有脓性渗出液,颌下及颈淋巴结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
多在发热第二天开始出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及全身。
皮疹多于48小时达高峰,然后按照出疹顺序依次消退,多于2~3天内退尽,重者可持续一周。皮疹消退1周左右开始脱皮。
此型罕见,患者咽部及扁桃体渗出物多,往往形成脓性假膜,局部黏膜可坏死形成溃疡,细菌扩散到邻近组织还可引起败血症。
此型少见,临床表现主要为毒血症明显,有高热、头痛、剧烈呕吐、神志不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甚至感染性休克。
本型包括产科型,由病原菌经伤口或产道侵入而致病,故没有咽峡炎。皮疹始于伤口或产道周围,然后延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753次播放
582次播放
小儿风湿热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