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血栓形成综合征)

发病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血液内科

疾病用药:硫唑嘌呤片 盐酸噻氯匹定片 盐酸噻氯匹定胶囊 注射用尿激酶 尿激酶

疾病自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测

严重且罕见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

常有意识障碍、头痛、发热、瘀斑等症状

起病急,预后差,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血浆置换治疗后存活率达85%-9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TTP)是以一种微血管内广泛血小板血栓形成为特征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中较为罕见。临床以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发热和肾损伤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出血(以皮肤黏膜和视网膜出血为主)、神经精神症状(头痛、意识障碍、视力障碍等)、发热、贫血、肾损伤(如蛋白尿、血尿)等。

本病起病急骤,预后差,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90%,血浆置换为首选治疗,血浆置换治疗后存活率达85%-9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国内资料尚无明确统计,TTP在美国的年发病率为2~6/100万;在英国约为2.2/100万。

发病情况通常与种族差异无关,女性多于男性,二者比例为3:2,发病的高峰年龄是20-60岁。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类型?

该病可分为遗传性TTP及获得性TTP。根据有无发原发病,获得性TTP分为特发性TTP及和继发性TTP。

遗传性TTP

又称为先天性TTP,或Upshaw-Schulman综合征。为ADAMTS13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或缺乏所致,常在感染、应激或妊娠等诱发因素作用下发病。患者存在持续性ADAMTS13活性严重缺乏(<10%),且无ADAMTS13抑制物抗体存在。基因检测可证实患者存在ADAMTS13基因的纯合突变或双重杂合突变。

获得性TTP

又称免疫介导的TTP,根据有无明确基础疾病或诱发因素,又分为如下类型:

  • 特发性TTP:又称原发性TTP,多因患者体内存在抗ADAMTS13自身抗体(抑制物),导致ADAMTS13活性降低或缺乏,是主要的临床类型。
  • 继发性TTP:多因感染、药物、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引发,有明确的基础疾病或诱发因素所导致,发病机制复杂, 预后不佳。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音频更多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吃什么药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吃什么药

李红冬 内科 383次播放
血小板减少用什么药

血小板减少用什么药

李红冬 内科 288次播放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关问答更多
李红冬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Q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治愈吗
A

一般首选糖皮质激素以及抗过敏的药物联合使...

张晓乐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Q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
A

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