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症状是多样的,主要取决于脑内受损的部位,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两方面: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血管性痴呆可在卒中后突然发生。但也可以是阶梯式进展、有波动性或慢性病程等。
血管性痴呆患者通常执行功能障碍表现比较突出,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产生较严重的影响,而其记忆障碍并不突出而容易被忽略。
血管性痴呆还可具有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特别是某些脑局灶性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这些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与阿尔茨海默病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血管性痴呆也可能表现出抑郁、焦虑和激越等精神行为症状。
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执行功能显著受损,包括制定目标、计划性、主动性、组织性和抽象思维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下降;患者可能注意力无法集中、行动能力下降、分析情况及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下降、无法做出决定。同时有近记忆力和计算能力的下降。
患者还可能发生步态不稳、突然或频繁的小便冲动或无法控制排尿等局灶性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体征。还可能发生表情淡漠、少语、焦虑、抑郁或欣快等精神症状。
不同类型的血管性痴呆因为病因不完全相同,其症状也不同。
患者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反复多次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作的病史。典型的症状为突然(数天至数周)发作、阶梯式加重和波动性的认知功能障碍。每次发作后遗留或多或少的精神和神经症状,最终发展为全面和严重的智力衰弱。
典型临床表现为一侧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突发的认知功能损害、失语、失认、失用、视空间障碍。早期可出现记忆障碍但较轻,多伴有一定程度的执行能力受损,如缺乏目的性、主动性、计划性、组织能力减退和抽象思维能力差等。
是与高级皮质功能有关的特殊关键部位缺血性病变引起的梗死。这些损害常为局灶的小病变,可位于皮质或皮质下。皮质部位包括海马,角回和扣带回等,皮质下部位可包括丘脑、穹窿、基底节等。
患者出现记忆障碍、淡漠、缺乏主动性和忍耐力、发音困难、意识障碍等。
皮质下血管性痴呆多发生于前额皮质下区域。皮质下综合征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表现为纯运动性偏瘫,构音障碍、步态障碍、抑郁和情绪不稳、执行功能显著受损等。影像学表现为多灶腔隙和广泛的白质损害。
血管性痴呆的患者可伴有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表现出脑局灶性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比如额叶受损可有偏瘫,尿便障碍、摸索和强握反射、Broca失语等;颞叶受损的患者可出现Wernicke失语、对侧象限偏盲、精神症状等;患者顶叶受损可有偏身感觉障碍、对侧下象限盲、轻偏瘫等;枕叶损害主要引起视觉障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