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治疗 >正文

讲解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与优势

2016/4/15 14:56:57 来源:99健康网责任编辑: 吕秋明

导语 肝癌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它在临床上的死亡率是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由于肝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发现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这无疑是给肝癌的治疗又添难度。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传统中医该如何治疗肝癌。

  肝癌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它在临床上的死亡率是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由于肝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发现时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这无疑是给肝癌的治疗又添难度。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传统中医该如何治疗肝癌。

中医如何治疗肝癌,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有哪些,中医治疗肝癌有哪些优势

  中医治疗肝癌的原则有哪些?

  1、扶正与祛邪的治疗原则

  若早期肝癌,体健如常者一定要坚持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只有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方可使部分病人得到临床治愈,否则只能使病人延长生命而难以治愈。若中晚期肝癌,体弱转移者,,如若一味攻伐,少用或不用扶正气中药,造成病人正气衰败,尽管瘤体很缩小,但多数病人仍不能延长生命,必然事倍功半。

  2、治肝与治脾的治疗原则

  仲景先师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指出了肝脾内脏的相互关系的整体治疗观念。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二脏对人体气血的输布互为调节。肝脾失调,实质上是肝癌的基本病理机制由此可见,治肝癌首先要从调理肝脾入手,不能孤立地只治肝而不治脾。况且在临床实践中,中晚期肝癌多有腹胀纳呆食少之“脾虚”证候。为此调理肝脾之法不仅体现了中医治疗肝癌的整体观念,而且高速了脾虚所引起的代谢与免疫失调所出现的证候。调理肝脾实为治肝癌中的基本治则。

  3、辨病与辨证的治疗原则

  早期肝癌一旦确诊,必须抓住肝癌的实质,尽管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辨,在辨病的基础上同样要用祛邪为主的抗癌中药,同时配以健脾养胃,舒肝理气,活血散结之品。肝癌至中晚期,虚实寒热错综复杂的证候群层出不穷,在辨病的基础上,要依据病情的变化,审证用药,灵活多样,使许多危象与险证得以随时化解,否则,脱离层出不穷的证候而拘泥其病,而失去其证,往往使肝癌病人过早谢世,实为憾事。医者必须切记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4、活血与止血的治疗原则

  血瘀是肝癌重要的病机之一,肝癌病人存在着血流变学的血凝状态,为活血化方位法治疗肝癌提供了科学依据。临床所见,应用活血化方位药物治疗肝癌确有实效,不仅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减少癌栓形成,防止癌转移,还可以促进纤维组织软化和吸收。但是肝癌中晚期常有合并上消化(消化食品)道出血1,甚至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出现呕血、黑便之证。为此,治疗肝癌不宜用破血峻猛之中药,以免增加肝癌患者的出血危象,甚至可能导致癌细胞转称扩散,为此选用活血化方位药之时可选用三七粉、茜草、仙鹤草、生蒲黄、当归、大黄,具有活血止血的双重性作用的中药更为安全。

  5、内治与外治的原则

  肝癌中晚期病情险恶,只有采取内外兼治才能较快地减轻病人痛苦和延长病人的生命。实际上内病外治是中医治病的特点之一,肝癌虽为内脏疾病,但表现于外。如肝区疼痛,甚至剧痛,腹水等。为此,应用麝香、蟾蜍、乳香、没药、冰片等芳香之品,酒浸一周后,外擦以期门为中心穴位的肝区部位,配合内服中药,有迅速止痛消瘤之功,应用麝香、生黄芪、二丑、甘遂之品敷贴肚脐,配合内服中药有逐水不伤正之功。

  中医治疗肝癌的优势有哪些?

  1、*限度地保护肝功能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其任务相当艰巨,参与机体的各种消化代谢、吸收利用活动。一旦肝功能异常会出现糖代谢、蛋白代谢、脂肪代射等一系列紊乱。经调查发现,大部分肝癌病人均死于肝功能衰竭或因肝功能异常导致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中药治疗是在辨证的基础上*限度地恢复保护肝脏,重点不着眼于瘤体而在于症状的改善。症状好转,瘤体自然稳定或缩小。

  2、*程度地减少并发症

  大部分肝癌病人脾功能亢进是肝癌病人最严重的并发症,它可会引起造血机制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加上门脉高压,致使胃底静脉高度曲张,极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肝功异常还会出现蛋白合成不足,出现低蛋白,引起大量腹水。肿瘤压迫还会出现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黄疸等。利用中药的健脾理气、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特点进行治疗均能达到使AFP下降、肝功能正常,增加吞噬细胞、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的疗效,促进病人饮食量的增加,消除腹水、祛除黄疸,控制瘤体的继续生长。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小编有话说:肝癌的出现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而中医作为我国的国粹,治疗肝癌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贯穿于肝癌治疗的全过程。


推荐医生

饶雅琴 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 饶雅琴主任毕业于第四.....

查看详情

王景林 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 北京302医院主任医.....

查看详情

肖清华 主任医师

医生简介 广州军区、湖南省感染.....

查看详情

网站地图|推广合作|网站简介|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招聘|免责声明|投稿|给99健康网提意见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99投诉电话:13599529064(7×24小时)

Copyright © 2008- 99健康网(www.99.com.cn) 闽ICP备13021446号-22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