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的肾损害 (钩体病的肾损害,外耳病的肾损害,外耳氏病的肾损害)

发病部位:腰部 全身

就诊科室:肾内科 血液病科 传染科

疾病用药:暂无数据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症状】

  钩体病的潜伏期为1~2周,最长可达4周。

  早期症状表现如下:

  “三症状”: 发热、肌痛、全身乏力。

  “三体征”: 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触痛。

  患者常于病程3~10天:出现器官损害症状,按不同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流感伤寒型

  黄疸出血型

  肾功能衰竭型

  肺出血型(普通肺出血型和肺弥漫性出血型,后者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脑膜脑炎型等。

  近年来有人将钩体病的表现,分为两相病程,

  1.“钩体血症”相 高热、结膜充血、肌痛和头痛,然后可出现肝炎、肾炎及出血。

  2.“免疫”相 初期发热等症状逐渐消失,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的症状出现。

  在“三症状”、“三体征”出现的第3天后,患者可发生严重的黄疸、肾衰。钩体病相关肾病可伴随流感伤寒型、黄疸出血型钩体病发生,若单独出现,即为肾功能衰竭型。临床表现主要以少尿、蛋白尿、尿中有少量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等。少数严重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出现无尿、酸中毒、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钩体病相关肾病一般预后较好,多数病人通过少尿期、多尿期而恢复。

  【诊断】

  1.如在流行区,流行季节有疫水接触史等流行病学资料。

  2.患者临床表现为早期出现“三症状”“三体征”(发热、肌痛、全身乏力以及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触痛)的较突出症状。

  早期诊断

  ⑴钩端螺旋体DNA探针技术:早已应用于临床,schoone等1984年证实,用黄疸出血群哥本哈根型Wijnberg株DNA制备探针,可在硝酸纤维素滤膜上检出2pg的同源DNA。且致病性钩体不同血清群PatocⅠ株呈交义杂交现象。作者认为DNA探针杂交技术是一种敏感性高的早期诊断方法。

  ⑵DNA基因扩增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的DNA扩增技术目前已引入钩体病的诊断领域。因PCR只要有引物便可进行试验,且方法简便,并适用于大数量标本的流行病学调查。VanEys等1989年用PCR扩增技术对哈焦型钩体感染的牛尿作了检测研究,提出PCR DNA扩增技术完全可作钩体病诊断的一个新型方法。

  3.中期出现多器官损害,主要是黄疸、出血和ARF等。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增高、尿异常及肾功能损害。特异性诊断试验阳性既可确诊本病。

 

钩端螺旋体病的肾损害相关问答更多
任正新 任正新 主治医师
Q梅毒螺旋体。可以治疗彻底吗?开始的征兆有什么?治疗期间可以带避孕套做爱吗
A

这个可能你这两天也有些感冒,另外也有可能...

任正新 任正新 主治医师
Q梅毒tppa能转阴吗
A

您好,您说的这个是梅毒螺旋体抗体,如果您...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