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缺损的治疗目标在于重建骨缺损,恢复肢体长度和功能。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感染性骨缺损急性期,局部感染细菌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全身高热、局部红肿、流脓等症状,积极纠正感染性休克,同时治疗骨缺损处严重骨感染。
肢体骨缺损长度<1cm时,可直接行肢体短缩,可促进骨折的直接愈合,提高稳定性,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自体骨是骨移植的最佳材料,适用于长度小于4~5cm的骨缺损。
可以解决长度>6cm的骨缺损,具有血运良好、抗感染能力强的优势,需要手术医师具备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容易发生应力性骨折。
应用牵张成骨的原则,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不同长度的骨缺损修复,但牵张成骨速度较慢,长节段骨缺损治疗周期较长,佩戴外固定架不舒适、易钉道感染等情况。
在具有高成骨活性的诱导膜内植骨修复骨缺损。该技术骨愈合所需时间相对较短,与骨缺损长度无关,但是需要通过两次手术完成,需要取骨,可能出现取骨取疼痛、感染等并发症。
可通过组织工程骨技术、3D打印技术解决大段骨缺损的骨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