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食管癌 (老年食管癌)

发病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肿瘤科

疾病用药:暂无数据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老年人食管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早期症状 在食管癌的早期,局部病灶处于相对早期,其症状可能有局部病灶刺激食管引起食管蠕动异常或痉挛,或因局部炎症、肿瘤浸润、食管黏膜糜烂、表浅溃疡所致。症状一般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常反复出现,时轻时重,可有无症状的间歇期,持续时间可达1~2年,甚至更长。主要症状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感或疼痛,食物通过时局部有异物感或摩擦感,有时吞咽食物在某一部位有停滞感或轻度梗阻感。下段癌还可引起剑突下或上腹部不适、呃逆、嗳气。

  2.后期症状

  (1)吞咽困难是食管癌的典型症状:吞咽困难在开始时常为间歇性,可以因食物堵塞或局部炎症水肿而加重,也可因肿瘤坏死脱落或炎症消退而减轻。但总趋势呈持续性存在,进行性加重,如出现明显吞咽障碍时,肿瘤常已累及食管周径的2/3以上。吞咽困难的程度与食管癌的病理类型有关,缩窄型和髓质型癌较为严重。有约10%的病人就诊时可无明显吞咽困难。

  (2)反流食管癌的浸润和炎症反射性地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黏液分泌增加。当肿瘤增生造成食管梗阻时,黏液积存于食管内引起反流,病人可以表现为频繁吐黏液,所吐黏液中可混有食物、血液等,反流还可引起呛咳,甚至吸入性肺炎。

  (3)疼痛胸骨后或背部肩胛间区持续性疼痛常提示食管癌已向外浸润,引起食管周围炎、纵隔炎,疼痛也可由肿瘤导致的食管深层溃疡引起;下胸段或贲门部肿瘤引起的疼痛可位于上腹部。

  (4)其他肿瘤侵犯大血管,特别是胸主动脉而造成致死性大出血;肿瘤压迫喉返神经可致声音嘶哑,侵犯隔神经可致呃逆;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可致气急或干咳;并发食管-气管或食管-支气管瘘或肿瘤位于食管上段时,吞咽食物时常可产生呼吸困难或呛咳。

  3.体征 早期体征不明显。晚期,因病人进食困难,营养状况日趋恶化,病人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失水和恶病质。当肿瘤有转移时,可有大量腹水形成。

  4.临床分期方案 在1976年全国食管癌工作会议上,通过了以病变长度范围及转移情况为依据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表1)。该方案将其分为早、中、晚3期。临床上早期食管癌包括0期和Ⅰ期,其症状轻微且呈间歇性出现;中期为Ⅱ、Ⅲ期,吞咽困难症状显著,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即Ⅳ期,症状严重,伴有恶病质或其他并发症。此分期方案简单明了,对选择治疗方法、估计预后很有价值,曾被广泛采用。

  5.国际食管癌TNM分期及与我国临床清理分期的比较 198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所编《恶性肿瘤TNM分类》(第四版)一书所列出食管癌的TNM分期如下:

  (1)食管癌的TNM分类:

  T-原发性肿瘤

  Tx原发肿瘤不能测定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只侵及黏膜固有层或黏膜下层

  T2肿瘤侵及肌层

  T3肿瘤侵及食管外膜

  T4肿瘤侵及邻近器官

  N-区域淋巴结。颈段食管癌:包括颈部和锁骨上淋巴结;胸段食管癌:包括纵隔及胃周淋巴结,不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NX区域淋巴结不能测定

  NO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食管癌的区域以外的淋巴结或器官转移

  MX远处转移不能测定

  MO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2)TNM分期与我国食管癌分期比较依据食管癌TNM分类的分期方案进行了分期(表2)。在这个标准中,肿瘤的大小及病变长度无关紧要,原发肿瘤的范围(T)是依据侵犯管壁的深度而定。TNM分期体系能较全面地反映食管癌的病期及其发展情况。欲做好此项分期,需有仔细的病理学检查及手术记录。

  将国际TNM(1987)分期标准与我国临床病理分期比较,0和Ⅰ期相同。但我国的Ⅱ、Ⅲ、Ⅳ期有偏早现象。为适应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加强食管癌临床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我国食管癌分期使用TNM体系势在必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提高分期标准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老年人当出现胸骨后不适,吞咽困难或梗感时,首先应考虑做食管的检查。通常的方法有X线钡餐检查;方便、痛苦少、经济、普查诊断率较高。食管内镜检查,直观、取活检查准确率高。还有食管脱落细胞的检查,食管癌的CT扫描等先进的设备检查,都提高了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

  食管癌应与贲门弛缓症、食管炎,良性的食管肿瘤及胸内其他肿瘤压迫食管的疾病相鉴别。

老年人食管癌相关视频更多
食道癌中晚期能活多久
食道癌中晚期能活多久
胡滨 心胸外科

527次播放

老年人食管癌相关问答更多
彭磊磊 彭磊磊 主治医师
Q食管癌术后房颤是怎么引起的
A

...根据你的情况,房颤的发生还是和本身...

宋丽丽 宋丽丽 主治医师
Q食管肿瘤是不是食管癌
A

食管肿瘤和食管癌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食...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