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革兰阳性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李斯特菌属、棒状杆菌属和丹毒丝菌属。除少数致病菌外,大部分革兰阳性杆菌为非致病菌。芽孢杆菌属中枯草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尘埃、水和空气中,基本不致病。其中芽孢杆菌属中炭疽芽孢杆菌可致肺炭疽病,目前较为少见。产单核细胞李氏菌为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脑膜炎、败血症的重要病原菌,几乎无引起肺部感染的报道。除白喉杆菌外的棒状杆菌,统称为白喉棒状杆菌,包括假结核棒状杆菌、干燥棒状杆菌和假白喉棒状杆菌等数种,系口咽或皮肤正常菌群,除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很少致病。但近来有关于棒状杆菌特别是JK群引起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静脉插管感染的报道,值得重视。丹毒丝菌和乳酸杆菌一般认为是非致病菌,偶尔可引起肺部感染和败血症。
炭疽杆菌:为革兰阳性杆菌,需氧兼性厌氧,菌体粗大,长4~8µm,无鞭毛,无动力,在不利环境下可形成芽孢。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抵抗力极强(毛皮中存活数年之久)。煮沸40min,干热140℃ 3h,110℃高压蒸气10min,100℃流动蒸气60min,甲醛溶液浸泡15min死亡。繁殖中的炭疽杆菌可分泌炭疽毒素,此毒素为复合多聚体,由水肿因子、保护性抗原、坏死因子组成。
(二)发病机制
肺炭疽病多表现为出血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梗死。并常伴有肺门和纵隔淋巴结高度肿大,出血性浸润,胸膜也常受累。入侵的炭疽杆菌若少量或毒力低,人体可不发病,形成隐性感染。芽孢数量多,进入体内被吞噬细胞带到局部淋巴结,大量繁殖后释放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炭疽毒素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加上炎症介质释放,形成临床的严重中毒症状,循环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