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脾风

发病部位:腰部

就诊科室:肾内科

疾病用药:暂无数据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慢脾风之名,首见于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在此之前,多惊痫混称。王怀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六》列“治小儿急惊风诸方与治小儿慢惊风诸方”,始将惊风与痫证区分,并创急惊风、慢惊风之名。儿科鼻祖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曰:“因病后或吐泻,脾胃虚弱,遍身冷,口鼻出气亦冷,手足时瘛疭,昏睡,睡露睛。此无阳也,栝楼汤主之。凡急慢惊,阴阳异证,切宜辨而治之。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世间俗方,多不分别,误小儿甚多。又小儿伤于风冷,病吐泻,医谓脾虚,以温补之;不已,复以凉药治之;又不已,谓之本伤风,医乱攻之。因脾气即虚,内不能散,外不能解。至十余日,其证多睡露睛,身温,风在脾胃,故大便不聚而为泻。当去脾间风,风退则利止。宣风散主之。后用使君子圆补其胃。亦有诸吐利久不差者,脾虚生风而成慢惊。”又曰:“小儿慢惊,因病后或吐泻,或药饵伤损脾

  明确提出慢惊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认识到慢惊风中有一种“脾虚生风无阳之证”,治疗当用温补,并创栝楼汤、宣风散等方剂。钱氏虽未言及慢脾风之名,但上述病状描述,实乃后世所谓慢脾风。《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四·惊痫论上》悉尊是说,认为“小儿亦有因惊所传,或诸病久发,见此证者,皆因脾胃虚怯,而生风所为也,故俗谓慢脾风矣。实乃阴搐之危候,治当去脾间风,风退利止,以补脾胃。”从而确立慢脾风病名,并列举银白散、羌活膏、大天南星散、麝香牛黄丸、圣脾散等多种有效方药及灸法。

  嗣后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中论及慢惊、慢脾风的证治也较详,大胆使用附子、肉桂、硫磺等,其药性温则固养元阳,竭力反对滥用朱砂、脑麝等重坠香窜之品而败伤真气,其理论也渊源于钱乙。由于慢脾风“实乃阴搐之危候”,故明代万全《幼科发挥》曰:“久泻不止,津液消耗,脾胃倒败,下之谷亡,必成慢惊。”强调必须“补脾胃于将衰之先,宜用白术散补之,补之不效,宜用调元汤加健中汤急救,否则慢风已成,虽使中阳复生,不可为也”。主张既病防变。

  王肯堂《幼科证治准绳》亦曰:“纲领如此,若分三者言之,暴烈者为急惊,沉重者为慢惊,至重者肝风,木之克脾土,则为慢脾风矣。……面青额汗,舌短头低,眼合不开,睡中摇头弄舌,频呕腥臭,噤口咬牙,手足微搐而不屈,或身冷身温,而四肢冷,其脉沉微。此症极虚,十救一二,因由慢惊之后,吐泻损脾,故曰脾风,又曰虚风。”此处虽名曰脾风,但所述症状亦为慢脾风。又曰:“慢脾风初起症状,多见于幼儿,或吐泻之后,面色虚黄。因虚发热,屡见摇头斜视,昏困额汗,身亦黏汗,声沉小而焦急,不必皆因慢惊转变而成。”

  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针对当时惊风名目繁多之弊,将慢脾风称为“非搐”。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还载有“治慢脾风者,炙黄芪、党参、炮附子各1两,白术2两,煨肉豆寇、酒炒白芍、炙甘草各5钱,丁香3钱,炮姜炭2钱,油熬母收,掺肉桂末贴脐上,再以黄米煎汤调灶心土敷膏外”的外治法。

  晚清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先用清代庄在田《福幼编》逐寒荡惊汤加减,后用加味理中地黄汤加减治疗慢脾风的医案。近代儿科名家徐小圃认为:“小儿病似慢脾(音哑、面青、呕吐、神倦)而投药不效者,须询问授乳者有无脚气病(可用手拷乳母膝盖,若能跳动者则无,不能跳动者为有),盖其有罹染之可能。”以鉴别慢脾风与乳中毒。

  “认为古代所指的慢脾风范围较广,现代医学的结核性脑膜炎是典型的慢脾风”(见《儿科名家徐小圃学术经验集》)。现代名医高镜朗亦认为:“所谓慢脾风,几乎就是结核性脑膜炎的别名”(见《古代儿科疾病新论》)。由此可见,慢脾风属慢惊风的一种,系小儿特有,是以精神萎靡,昏睡露睛,面色苍白或灰滞,口鼻气冷,额汗不温,四肢厥冷,溲清便溏,手足蠕蠕震颤,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等脾肾阳衰、纯阴无阳为主要特征的病症。

  小儿剧烈腹泻或呕吐,引起水与电解质的损失所呈现的脱水、酸中毒、微循环障碍等,可见上述临床表现。治当温补脾肾,回阳救逆。方用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加减。由于本证表现为一派亡阳欲脱之象,上述症状但见一二者,即应投以益气回阳固脱之品,不可诸症悉具再用药,否则延误投药时机,影响疗效。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