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本病多伴发于严重肾盂肾炎、糖尿病、尿路梗阻、止痛剂肾病特别是含非那西丁(Phenacetin)的制剂或中毒,亦可见于血管病变、移植肾排异、镰状细胞性贫血、高尿酸血症、巨球蛋白血症、过敏反应、休克、过度使用血管收缩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另有报道称长期无脂饮食也可发生肾乳头坏死。引起肾乳头坏死的病因包括:
1.糖尿病 糖尿病是最常见的与肾乳头坏死相关的疾病,占大宗报道的RPN病例的50%~60%。肾乳头坏死复发的病例多数为糖尿病患者。一项静脉肾盂造影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检查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中,25%有肾乳头坏死。
2.梗阻性肾病 在大宗报道中,梗阻性肾病占RPN病因的15%~40%。
3.肾盂肾炎 严重的肾盂肾炎是肾乳头坏死的常见病因之一,特别是发生在糖尿病或尿路梗阻患者的肾盂肾炎。由于感染既可以是肾乳头坏死的病因,也常常并发于RPN,又可继发于糖尿病,因此感染在肾乳头坏死病因中所占的比例难于确定。
4.镇痛药滥用 镇痛药滥用,特别是含有非那西汀的镇痛合剂以及大剂量的其他镇痛药的应用,可引起肾乳头坏死。在美国,镇痛药占RPN病因的15%~20%;而在镇痛药滥用普遍的国家,镇痛药可占RPN病因的70%。接受镇痛药治疗的儿童也可发生肾乳头坏死。
5.血管炎
(1)移植肾血管炎:移植肾排斥引起的血管炎可使供应乳头的血管阻塞,导致乳头缺血坏死。此外,患者原发疾病如糖尿病、镰刀细胞血红蛋白病等,也可引起移植肾乳头坏死。
(2)Wegner肉芽肿。
(3)坏死性血管炎:包括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血管炎、微血管炎等。
6.镰状细胞血红蛋白病。
7.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尤其是酒精性肝病,可引起肾乳头坏死。
乳头型也叫全乳头坏死,以乳头的坏死、分界和分离为特点。坏死早期可见乳头肿胀,黏膜正常,肾盏正常。进行性坏死则使黏膜丧失,造影见乳头不规则,边沿模糊。随着坏死乳头的分离,开始形成窦,肾盂造影见窦成弧形。当整个坏死乳头与正常组织分离开时,造影可见围绕窦内坏死乳头的环形影。在少数病例,坏死乳头脱落至肾盂,可在尿中发现。但在多数病例,坏死的乳头不脱落,而是被吸收或保持在远处,之后坏死的乳头被钙化或形成结石的核心。如坏死乳头被吸收或脱落,造影可见正常乳头部位形成“杵状肾盏”;如坏死乳头在原处被钙化,造影可见围绕窦内坏死乳头的环形影。脱落的坏死乳头,以及由此形成的结石,可造成尿路梗阻。
肾髓质坏死可局限于少数几个乳头或发生在许多乳头,可累及单侧或双侧肾脏,多数患者双肾受累。有报道在一侧肾脏发生RPN的患者,在之后的4年内发生另一侧肾脏的乳头坏死。
(二)发病机制
肾髓质坏死的主要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各种病因所致的肾髓质血流量不足,导致缺血性坏死。如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或镰状细胞病引起的血流障碍等。
本病的发生与肾脏髓质锥体血供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肾缺血、髓质乳头血管病变与感染有关。肾脏血流量的85%~90%分布在皮质,髓质仅占10%~15%,越近肾乳头血供越少,且皆源于髓旁肾单位的出球小动脉经直小血管而来,受髓质中溶质浓度和渗透压梯度的影响,血液黏稠度逐渐增高,血流缓慢,是为缺血性坏死的常见部位;伴发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止痛剂肾病、高尿酸血症等本身即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小血管病变,止痛剂肾病、镰状细胞性贫血、巨球蛋白血症等致乳头区受高浓度酸性物质刺激及血液异常高黏滞,尿路梗阻时肾盂、肾盏及肾小管内压增加,这些因素均可导致髓质乳头部严重缺血和坏死,兼之病人全身及局部对细菌侵袭易感性增加,容易并发肾脏与泌尿道感染,进一步加重肾锥体血供障碍和组织坏死。临床发现约半数以上肾乳头坏死病例存在两种或更多(如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致病因素,易患因素越多,发生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