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在五脏痹治疗中多针药并用或用酒剂、热熨等综合疗法,但较少论述其药物治疗。明代医家在五脏痹治疗上总结出“在外者祛之犹易,入脏者攻之实难;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正为先”。如王肯堂提出五脏痹的具体治法:“五脏痹宜五痹汤,心痹加远志、茯苓、麦冬、犀角;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芪、萆薢等;脾痹加厚朴、枳实、砂仁、神曲;肝痹加酸枣仁、柴胡。”晚清时期林佩琴、费伯雄等医家博采众长,总结了大量五脏痹辨治经验及其方药。
近现代医家亦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五脏痹的具体治疗方法及药物。李氏等治疗五脏痹的思路是顺应五脏功能及作用趋势,用加强锻炼、针灸、汤药等方法调整整体功能,增强抗病力。李氏自拟心痹汤、肺痹汤、肾痹汤、脾痹汤、肝痹汤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刘氏提出心痹治宜益气养心、安神凉血,方用茯神汤加减;肺痹治宜宣肺补肺、祛风祛湿、活血通络,方用小青龙汤加减;肾痹治宜补肾活血、祛风散寒,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脾痹用温中补脾汤加减;肝痹用补肝汤加减治疗。亦有采用古方治疗者,如王氏等葶苈大枣泻肺汤、泻白散、千金苇茎汤治疗肺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