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腺瘤 (肠息肉)

发病部位:腹部

就诊科室:外科 肿瘤科

疾病用药:暂无数据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小肠腺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小肠腺瘤多发生于十二指肠和回肠,空肠较少。一般来自肠黏膜上皮或腺上皮,多向肠腔内突出,可为单发或多发,往往带蒂,其游离端常指向远端。腺瘤大小不一,小者直径仅数毫米,大者可达3~4cm。

  (二)发病机制

  小肠腺瘤与大肠腺瘤一样,根据其组织学结构可分成三种类型: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

  1.管状腺瘤 亦称腺瘤样息肉或息肉状腺瘤(图1)。以发生于十二指肠最多(41.3%),其次为回肠(34.3%),空肠较少(22.3%)。多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的病例可集中在一段肠管或全部小肠,甚至整个胃肠道。此种腺瘤呈息肉状,大多有蒂。据统计,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的病例50%可伴发小肠腺瘤。很多病例无症状,出现症状者以出血较多,亦可引起肠套叠。

  2.绒毛状腺瘤 亦称为乳头状腺瘤。较管状腺瘤少见,最多发生于十二指肠内,但亦仅占十二指肠肿瘤的1%~3%。从十二指肠开始向远侧肠管逐渐减少。体积较管状腺瘤大,0.5cm~8.5cm不等,但大多数<5cm。

  3.混合性腺瘤 亦称绒毛腺管状腺瘤(图2a、2b)。上述两种结构并存,生物学行为介于上述二种腺瘤之间。

  另外尚有非瘤性息肉:如增生性息肉(hyperlastic polyp)和炎性息肉(infammatory polyp),一般可自行消失。错构瘤性息肉如: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息肉病(Peutz-Jeghers syndrome,简称PJS)是一种显性遗传疾病,其特点是:①口唇、颊黏膜、牙龈、手足屈侧的皮肤有黑色素斑(简称黑斑),不高出皮肤及黏膜表面,大小约1~4cm,多在儿童和青春期出现;②胃肠道多发性息肉,以空肠多发,大多有蒂,组织学上为一种错构瘤;③有家族遗传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肠套叠是本病的急性并发症,少数可癌变。

小肠腺瘤相关视频更多
肠息肉手术
肠息肉手术
桂晓䶮 普通内科

450次播放

肠息肉吃什么药
肠息肉吃什么药
桂晓䶮 普通内科

886次播放

小肠腺瘤相关音频更多
直肠息肉可怕吗

直肠息肉可怕吗

陈教华 肛肠外科 829次播放
肠里有息肉的危险

肠里有息肉的危险

陈教华 肛肠外科 2160次播放
小肠腺瘤相关问答更多
曹军 曹军 副主任医师
Q小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A

小肠息肉主要就是通过小肠镜进行检查,如果...

曹军 曹军 副主任医师
Q小肠扭转的表现
A

小肠在发生扭转以后,还是要及时的通过手术...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