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上应采用高钙低磷饮食,限制牛奶等乳制品、蛋黄、菜花等高磷食品的摄人
尽量避免应用能加重低血钙的药物,如避孕药、糖皮质激素、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钠)等制剂,即使使用亦不宜长期使用。
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出现
低钙血症手足抽搐时必须用静脉注射钙剂治疗
通常选用10%葡萄糖酸钙。需注意的是,浓钙溶液对静脉有刺激,若逸出静脉外可造成软组织严重炎症,在2~3周内曾经使用过强心苷类药物更宜小心,切忌使用大剂量钙剂,因为高钙血症使心脏对强心苷极为敏感,容易发生心律不齐甚至
猝死,因此最好停用强心苷类药物。
3.如果甲旁减患者血钙低至2.0mmol/L,但无手足抽搐或只有轻微的神经-肌肉症状
可以只口服钙剂或者加口服维生素D或其衍生物即可,不必静脉推注钙剂。
4.甲旁减患者血钙的控制
在2.13~2.25mmol/L,每天钙的入量3~6g(1~2g元素钙)使用钙剂时应注意每种钙剂所含元素钙的含量:葡萄糖酸钙9.3%,乳酸钙13%,氯化钙27%,碳酸钙40%,硫酸钙36.1%,双碱基磷酸钙29.5%,三碱基磷酸钙38.8%,抗坏血酸钙10.3%枸橼酸钙24.1%枸橼酸苹果酸钙23.7%其中氯化钙对胃刺激大,宜加水稀释后口服;碳酸钙在小肠内转化为可溶性钙后可吸收,但是容易造成
便秘;枸橼酸钙可酸化尿液,对高尿钙者较好,可减少
肾结石的形成。当血钙升至2.25~2.5mmol/L时,尿钙排出为正常人3倍,容易发生泌尿系结石,因此应严密监测血钙,使之保持在2.13~2.25mmol/L。
5.为避免维生素D中毒应使用较小剂量的维生素D
双氢速变固醇(AT-10)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直至血钙在2mmol/L以上,但作用在停药l~3周才消除。维生素D2逐渐增量,其作用持续6~8周,过量时毒性消除较慢,因此加量时需格外小心。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产物由于作用快、用量小,已经取代上述两种药物。还可用1,25-(0H)2D3骨化三醇(罗钙全)、1α(OH)2D3阿法骨化醇(萌格旺)。
6.在使用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时
需注意其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临床处方时应予以注意。维生素D2或D3在肝脏转化为25-(OH)D3,然后在肾脏经lα-羟化酶作用再转化为1,25-(OH)2D3。如果在肝脏病变或肾脏病变患者使用,需注意维生素D的作用是减弱的,需适当加量;而1-a-羟化酶作用依赖于PTH,因此FTH完全缺乏的患者中维生素D只能转变至25-(OH)D3而不能产生1,25-(OH)2D3,所以维生素D应大量使用。如果患者肝肾功能不良,或PTH严重缺乏,宜使用AT-10、1α(OH)2D3、1,25-(OH)2D3为佳。
7.如果患者使用的维生素D或其衍生物剂量较大,则易造成高钙血症甚或维生素D中毒
各种维生素D衍生物对钙与磷代谢的作用取决于肠吸收功能、肾脏排泄功能和骨再吸收功能,因此在治疗中应密切监测血钙,及时调整剂量。开始治疗时每周测定钙磷,以后可每3个月1次。如果患者出现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多尿,应高度怀疑是否为高钙血症应立即检查
血尿钙、磷维生素D中毒会引起高钙血症和肾功能损害。如果患者尿钙每天排泄≥8.75mmol/L,应加服利尿剂和钾盐,务必将维生素D减量当血钙≥2.85mmol/L时,患者应该低钙饮食、停用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大量补液、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利尿治疗。
8.甲旁减患者如经治疗后血钙已有升高
但仍有神经应激性增高则应考虑到低镁血症的可能性,及时测定血镁。如血镁降低,可用25%硫酸镁。
如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应及时补充皮质醇但需注意的是皮质醇与维生素D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可增加尿钙排泄、减少肠钙的吸收,加重低钙血症因此如使用皮质醇需及时调整维生素D和钙剂的剂量。
10.氢氧化铝凝胶可与肠道磷酸盐结合
同时刺激肾脏合成1,25-(OH)2D3,从而促进肠钙吸收;但是长期摄人铝化物,可以影响磷的吸收,干扰磷化物代谢;降低三磷酸腺苷影响PTH的活性;引起铝过多或慢性铝中毒。因此,在大剂量应用维生素D的患儿应慎用或不用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