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是什么?
小儿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 限。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或腋温≥37.5℃定义为发热。体温的异常应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
小儿发热有哪些类型?
按发热程度分类
以腋温为准:
- 低热:37.5℃~38℃。
- 中度发热:38.1℃~38.9℃。
- 高热:39℃~41℃。
- 超高热:超过41℃。
按发热时长分类
- 短期发热:指发热<2周,多伴有局部症状及体征。
- 长期发热:指发热≥2周,有的可无其他明显症状、体征,需实验室检查诊断。
- 发热待查:发热持续2周以上,体温37.5℃以上,经查体、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者。
- 慢性低热:是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
按照发热的热型分类
发热的常见热型通常分为6种。
- 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0℃~40.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0℃。
- 弛张热:体温常在39.0℃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0℃,但均在正常水平以上。
-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0℃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 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0℃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小儿发热是怎么出现的?
位于下丘脑的体温中枢能接受并调节来自身体的冷、热神经感受器的信息,使身体的产热及散热保持平衡。
细胞代谢增加、肌肉活动、哭闹、寒战等因素可使机体产热增加;皮肤血管收缩,有意识地增加衣被可使机体散热减少;末梢血管扩张、出汗、降低环境温度、增加对流均可使机体散热增加,当调节失衡时,便出现小儿发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