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糖
正常人从肾小管滤出的葡萄糖几乎被肾小管完全吸收,每天仅从尿中排出微量葡萄糖(32~90mg),一般葡萄糖定性试验无法检测到。糖尿病通常是指葡萄糖每天从尿液中排出>150mg。正常8.9~10mmol/L(160~180mg/dl)尿糖可以在此时发现,称为肾糖阈值。老年人和肾脏疾病患者肾糖阈值增加,血糖超过10mmol/L,甚至13.9~16.7mmol/L无糖尿病;相反,当孕妇和一些肾小管或肾间质病变时,肾糖阈值降低,糖尿病也可能发生在血糖正常时。常用的糖尿病检查包括班氏法(硫酸铜还原反应)和葡萄糖氧化酶。班氏法常受乳糖、果糖、戊糖、抗坏血酸、先锋霉素、异烟肼、水杨酸盐等药物的影响,呈假阳性,操作不方便,逐渐消除;葡萄糖氧化酶法只对葡萄糖产生阳性反应,特异性强,但服用大剂量抗坏血酸、水杨酸、甲基多巴和左旋多巴也可出现假阳性。尿糖不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通常只作为糖尿病控制的监测和提示,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糖尿病。除了考虑肾糖阈值和一些还原物质的干扰外,尿糖的影响因素还经常受到尿量和膀胱排空的影响。
2.尿酮尿
酮体测定提供了胰岛素缺乏的指标,警告糖尿病患者即将或可能有酮症酸中毒,提示进一步的血酮体测定和血气分析。硝酸钠与乙酰乙酸反应形成紫色物质,表明尿酮呈阳性。但基于硝普钠的反应不能在酮体(丙酮、乙酰乙酸和乙酰乙酸中测量β-羟丁酸在数量上占主要部分β-羟丁酸。有报道称,卡托普利时等含硫基药物会产生假阳性;如果尿标本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假阴性。
糖尿病患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合并其他急性疾病或严重应激状态、妊娠或腹痛、恶心、呕吐等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时,应进行尿酮体检查。
3、尿白
蛋白尿白蛋白测定能敏感反映糖尿病肾脏的损伤及其程度。
4、尿C肽
C胰岛素由胰岛素和胰岛素组成B由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细胞分泌的等分子肽。C肽的浓度也能反映胰岛B细胞储备功能。
5. 管型尿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症常与大量蛋白尿同时发现,多为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
6.镜下血尿等
偶尔出现在高血压、肾小球硬化、肾小动脉硬化、肾盂肾炎、肾乳头炎伴坏死或心力衰竭等病例中。大量白细胞常表明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常见于非糖尿病患者。肾乳头坏死患者有时可以排出肾乳头坏死组织,这是该病诊断的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