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常需与新生儿栗粒疹、新生儿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相鉴别,医生将从多个方面进行鉴别。
该病因为新生儿皮肤的皮脂腺没有发育成熟,表现为面部尤其鼻部、眼周等部位的白色或黄色小丘疹,表面光滑,3~4周后自行消退。医生通过观察皮疹性质可鉴别。
本病与新生儿受母体雄激素的影响,以及自身皮脂腺分泌旺盛有关。生后2~10周起病,常见头皮、前额、耳、眉、鼻颊沟及皮肤褶皱处出现边界清楚的圆形红斑,上有鳞屑,表面附着油腻性黄色痂皮,可有糜烂渗出。医生通过皮疹性质即可鉴别。
常出现于3~4月龄,少数情况也可发生于出生后数周,与体内雄激素的代谢有关,男孩多见。表现为面部粉刺、炎症性丘疹和脓疱,有时还会有结节。通过询问病史和观察皮疹性质多可鉴别。
发生在婴儿肛门周围及臀部等尿布遮盖部位,属于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臀部、外阴、腹股沟等处潮红、肿胀,逐渐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边界清楚,不及时处理可能出现脓疱或溃疡。观察皮疹部位及性质一般可鉴别。
又叫新生儿脓疱病或新生儿天疱疮,是葡萄球菌感染所致,表现为薄壁水脓疱,大小由豌豆大到核桃大小不等,疱液从清澈到浑浊,可有发热,严重者可并发菌血症、肺炎等,甚至死亡。询问病史、观察皮疹性质及查体可鉴别。
主要见于夏季湿热环境,好发于脖颈、腹股沟等褶皱部位,表现为红色丘疹,气候凉爽或降低室温后可自然消退。根据皮疹消退情况可鉴别。
新生儿溶血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是可以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