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治疗主要依靠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技术。
心脏瓣膜病评价包括干预方式的选择(如评价反流的机制、预测可修复性、评估介人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修复和介入术中的监护及疗效评价、远期预后的随访等。
人工瓣膜置换术或修复术是治疗急性主动脉瓣膜关闭不全的根本措施。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应在药物控制、血流动力学支持的基础上,采取紧急或择期手术治疗。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预防感染。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抗感染、强心、利尿、恢复窦律或控制心室率等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治疗方式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和心功能情况、合并症、解剖特点以及术者的经验、患者的预期寿命、对术后生活的期望(是否考虑妊娠,是否能耐受抗凝,是否有较高的体力活动需求)等因素。
外科心脏瓣膜修复术可用于二尖瓣修复、三尖瓣修复和主动脉瓣修复,以二尖瓣修复最多。适用于由瓣环扩张造成的瓣膜关闭不全或瓣膜损坏较轻,瓣叶无钙化,瓣叶有扩大但瓣下腱索无严重增厚者。
外科心脏瓣膜修复术具有如下优势:
外科人工瓣膜置换术适用于严重瓣叶和瓣下结构钙化、畸形,瓣膜复合病变(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不适合进行瓣膜修复的患者。与瓣膜修复术相比,其技术难度相对较小。
经皮心脏瓣膜球囊成形术主要是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和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经皮心脏瓣膜修复术主要用于具有手术干预指征,但外科手术风险高或存在外科手术禁忌的患者。
其中经皮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最为成熟,经皮二尖瓣瓣环成形术及人工腱索置入术、经皮三尖瓣缘对缘修复术及瓣环成形术等已有临床应用,发展迅速;在我国,这一技术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尚未临床常规开展。
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是一项成熟的介入治疗技术,其效果不劣于甚至优于外科主动脉瓣置换,已成为老年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并被用于治疗部分主动脉瓣反流患者。
在个别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的数量已超越外科主动脉瓣置入术的数量。在国内的多数大型心脏中心,经皮主动脉瓣置入术已在临床常规开展。目前,经皮二、三尖瓣置入术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