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切除是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良性肿瘤经完整切除即可,恶性肿瘤应尽可能争取手术治疗,有需要者可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多种方法。
许多肿瘤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紧急情况,需要紧急处理。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如伴有局部感染、疼痛可使用消炎药;与病毒感染相关者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等。
仅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有多种类型。常见药物有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替吡法尼、伊马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血管抑素、硼替佐米等。
对肿瘤更有针对性,效率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
仅适用于具有某类靶点的肿瘤患者,具有局限性;治疗费用较高;也可出现耐药;仅针对个别靶点进行治疗,很难实现治愈。
要施行肿瘤完整切除手术,除颅脑肿物采用剥离或大部分切除外,应尽量将肿瘤周边少许正常组织一并切除,切除肿瘤必须做病理检查明确性质,若为交界性肿瘤或伴有恶变,需要扩大切除范围。
术前要综合评估肿瘤侵及层次、范围以确定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应尽可能争取将肿物完全切除,减少肿瘤转移的可能,术后标本应送病理明确肿瘤类型、分期等信息,以指导术后治疗。
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肿瘤,同时适用于肿瘤的预防、诊断、分期、术后结构重建与功能康复等。
用于有发展为恶性肿瘤可能的患者,如隐睾、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乳腺不典型增生、口腔白斑等。
用于明确肿瘤性质、类型、分期等信息,可用细针抽吸术、穿刺或切除活检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等获取标本。
不存在生物抵抗性;无潜在致癌风险;不受肿瘤差异性影响;能提供准确的病理分期及组织学类型;适用于大部分未扩散的肿瘤。
会破坏正常组织;可有手术并发症,可致畸形、影响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已有转移者,不能完全治愈;重要器官无法彻底切除。
包括新辅助化疗、围手术期化疗、辅助化疗、根治性化疗、诱导化疗、巩固性化疗、姑息性化疗、维持化疗、转化性化疗、低剂量节律化疗等。
通过化疗有可能治愈或疗效较好,适用于绒癌、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睾丸癌、尤文肉瘤、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肺癌等。
与其他方法一起,可延缓病变进展、改善症状,对肛管癌、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喉癌、骨肉瘤、直肠癌、胃癌、基底细胞癌等疗效确切,对食管癌、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恶性间皮瘤、子宫内膜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可能有价值。
不同的化疗药物有不同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以放疗为主要手段来杀灭瘤细胞,达到治愈的目的。适用于鼻咽癌、头颈部肿瘤、前列腺癌、宫颈癌、肛管癌、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皮肤鳞癌、骨巨细胞瘤等。
用以缓解症状、延缓病变进展,适用于晚期或有脑、脊髓、骨等部位转移者。
用于手术前、中、后的辅助治疗,或与化疗联合应用等,适用于晚期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喉癌等肿瘤的局部治疗。
在治疗中或治疗1~3月内出现,包括乏力、恶心、厌食、皮肤痒肿、口咽疼痛、局部毛发脱落等表现,大部分症状为暂时性的,停止治疗后可自行恢复。
在治疗后数月或数年后发生,有口干、皮肤及皮下组织增厚、神经损伤、心肺功能异常(如干咳、气喘等)、胃肠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等表现,症状较为严重且长久,应尽量避免。
中医治疗肿瘤在我国由来已久,常用治法包括扶正培本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软坚散结法。
目前,中医主要用于治疗晚期肿瘤,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淋巴瘤、食管癌、鼻咽癌等,有时还可联合化疗或放疗,以缓解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生物治疗:目前免疫监测点抑制剂治疗(PD-1和PH-L1)以及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CART)已经在临床针对晚期病人初见成效,但多数生物治疗还不够成熟,有的还处于研究阶段。
0次播放
0次播放
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转移吗
卵巢黏液性肿瘤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