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偏头痛

症状名称: 儿童偏头痛

症状部位:头部

相关科室: 儿科

相关疾病: 暂无信息

儿童偏头痛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儿童偏头痛的鉴别诊断:

  1.紧张型头痛:又称肌收缩型头痛。其临床特点是:头痛部位较弥散,可位前额、双颞、顶、枕及颈部。头痛性质常呈钝痛,头部压迫感、紧箍感,患者常述犹如戴着一个帽子。头痛常呈持续性,可时轻时重。多有头皮、颈部压痛点,按摩头颈部可使头痛缓解,多有额、颈部肌肉紧张。多少伴有恶心、呕吐。

  2.丛集性头痛:又称组胺性头痛,Horton综合征。表现为一系列密集的、短暂的、严重的单侧钻痛。与偏头痛不同,头痛部位多局限并固定于一侧眶部、球后和额颞部。发病时间常在夜间,并使患者痛醒。发病时间固定,起病突然而无先兆,开始可为一侧鼻部烧灼感或球后压迫感,继之出现特定部位的疼痛,常疼痛难忍,并出现面部潮红,结膜充血、流泪、流涕、鼻塞。为数不少的患者出现Horner征,可出现畏光,不伴恶心、呕吐。诱因可为发作群集期饮酒、兴奋或服用扩血管药引起。发病年龄常较偏头痛晚,平均25岁,男女之比约4∶1。罕见家族史。

  3.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一种以头痛和眼肌麻痹为特征,涉及特发性眼眶和海绵窦的炎性疾病。病因可为颅内颈内动脉的非特异性炎症,也可能涉及海绵窦。常表现为球后及眶周的顽固性胀痛、刺痛,数天或数周后出现复视,并可有第Ⅲ、Ⅳ、Ⅵ脑神经受累表现,间隔数月数年后复发,需行血管造影以排除颈内动脉瘤。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

  4.颅内占位所致头痛:占位早期,头痛可为间断性或晨起为重,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多成为持续性头痛,进行性加重,可出现颅内高压的症状与体征,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并可出现局灶症状与体征,如精神改变、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抽搐、偏盲、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典型者鉴别不难。但需注意,也有表现为十几年的偏头痛,最后被确诊为巨大血管瘤者。

  5.血管性头痛:如高血压或低血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均可有偏头痛样头痛, 部分病例有局限性神经体征,癫痫发作或认知功能障碍,颅脑CT、MRI及DSA可显示病变。

 

 

  小儿偏头痛各型的特点是:

  (1)典型偏头痛:

  此型头痛小儿较成人少见,临床表现也与成人相似。头痛发作前有明显的先兆,多为视觉性先兆,少数病人有感觉性或运动性先兆等,接着出现头痛,伴有恶心、呕吐。

  (2)普通型偏头痛:

  此型小儿最常见。头痛发作前无先兆,多为两颞、两额部间歇性、搏动性疼痛,伴有恶心、呕吐。

  (3)偏瘫型偏头痛:

  此型多数从儿童期发病,儿童期在偏瘫发作时尚可出现抽搐、舞蹈症,并可出现脑干功能不全。

  (4)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大多数病人第1次发作在12岁以前。婴儿偶见。此型病人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

  (5)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此型小儿较常见,多发生于少年女孩。病人几乎都有明显的家族史。发作突然,每次发作可有视觉症状、眩晕、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耳鸣等,同时伴有头痛。

  (6)精神错乱型偏头痛:

  此型发病年龄多在5~16岁之间,伴随急性偏头痛发作出现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兴奋、激动、坐立不安、恐惧感、定向力障碍、记忆力障碍呈逆行性遗忘、反应迟钝、意识障碍、偶呈头痛木僵,有时表现自动症。

  (7)腹痛型偏头痛:

  患此型的病人全部都是儿童,女孩多见,占60%左右。43%的病人在典型或普通型偏头痛发作时伴有剧烈腹痛,多位于脐周围,同时伴有恶心、呕吐。此型病人较易诊断。

  其余的病人只有发作性腹痛,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而无头痛发作,此时诊断较为困难;个别病人只有发作性呕吐,不出现头痛,这两种情况称为偏头痛的等值征。此时诊断很困难,需具备以下几点:

  ①此症可有各种各样的奇特病史;

  ②发作时伴随植物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多汗、头昏等;

  ③腹部触诊柔软;

  ④精神紧张可使疼痛加重;

  ⑤腹痛反复发作;

  ⑥各种实验室及X线检查阴性;

  ⑦直肠镜检查无异常发现。

  成人偏头痛的治疗一般原则上适用于儿童,急性发作的早期用单纯止痛剂较易控制,但麦角胺类药物因副作用较大,儿童很少应用。阿斯匹林和乙酰氨基酚栓剂直肠给药,对伴有恶心、呕吐的病人特别有效。也可用小剂量心得安治疗,口服每次10毫克,1日3次,用药3~6个月逐渐减量,如头痛复发可恢复原剂量治疗。

 

儿童偏头痛相关音频更多
偏头痛的分类

偏头痛的分类

李红冬 内科 1279次播放
儿童偏头痛相关问答更多
林尧 林尧 主治医师
Q偏头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偏头痛症状
A

偏头痛疼起来可以持续好几个小时,还会有恶...

李胜利 李胜利 副主任医师
Q偏头痛怎么快速缓解
A

偏头痛的发作和食物也有关,比如烟酒、大蒜...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