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以药物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为主,具体治疗方案主要根据鼻窦炎的严重程度来定。
轻度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先使用糖皮质激素喷剂鼻腔局部治疗3个月,如果症状体征有改善,继续使用局部激素6个月;如果无明显改善,一方面可以考虑手术,另一方面可以激素加量,如果药物治疗依然无效则行手术治疗。
中度患者使用鼻喷激素加量治疗3个月后如有效,可继续使用局部激素6个月,无效则行手术。
重度患者使用局部激素加短期口服激素,治疗1个月如果有效可继续使用鼻喷激素局部进一步治疗3~6个月,无效则考虑手术。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有急性感染时,可以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不超过2周。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初发较小息肉和鼻息肉围手术期者需药物治疗,主要是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初发较小息肉、鼻息肉围手术期或伴有明显变态反应表现(如打喷嚏、流清涕和鼻痒等症状)者,可应用鼻喷糖皮质激素,通常每日1次,清晨用药,严重者每日2次,需持续用药2~3个月。
伴有明显变态反应症状、阿司匹林耐受不良或哮喘的鼻息肉患者,可于围手术期口服泼尼松,具体剂量需遵医嘱。
用药期间应注意保护胃黏膜;有高血压、糖尿病、青光眼疾病患者禁用。
可稀化鼻腔鼻窦分泌物并改善纤毛活性,有促进黏液排出和有助于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恢复的作用。
对伴有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的患者可应用抗过敏药物,包括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程不少于4周。
对于伴有哮喘的患者,首选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多数鼻息肉,特别是多发和复发性鼻息肉者,需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是针对症状的治疗,并非针对病因,术后有复发的可能。
手术是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下,切除鼻息肉,开放鼻窦,纠正鼻中隔偏曲等鼻腔解剖学异常,尽可能保留鼻窦黏膜,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为鼻腔鼻窦黏膜炎症的良性转归创造条件。
可作为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辅助方法,依据病情根据辩证施治的原则酌情使用。
鼻腔冲洗是鼻内镜围手术期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生物治疗:使用IgE、IL-5和IL-4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肌肉内注射已被证实可以显著缩小鼻息肉体积,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状和生活治疗,但需针对相应的免疫特征和分型,是未来精准治疗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