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因细菌感染在几小时至几天内发生的炎症
“红眼病”是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俗称,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结膜炎的一种类型,由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KochWeeks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细菌性结膜炎是结膜炎中第二常见的病因,据统计,美国每年约6百万人患病。任何人群、年龄段均可感染,发病率与年龄和季节相关。传染性强,多见于春秋季节,可以散发感染,易发生于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工厂。
主要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包括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手部和污染物。
与患者对视并不会传染红眼病。
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病原体可随季节变化。
患者大多伴有睑缘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晨起时因黏液脓性分泌物糊住眼睑而睁眼困难,一般不会累及角膜。
冬季多发,具有自限性的特点,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潜伏期约2天,结膜充血、黏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在2~3天后达到峰值。有时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但很少会引起肺炎。
春夏时节多见,是儿童细菌性结膜炎的最常见病原体,成人中亦可见。
该类型红眼病潜伏期为1天左右,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球结膜下出血,流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症状在3~4天到达高峰,抗生素治疗7~10天后症状消失,如不治疗有复发风险。
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膜性或假膜性结膜炎只偶见于儿童咽白喉患者。患病初期眼睑红、肿、热、痛,可有耳前淋巴结肿大,严重者球结膜面可形成灰白色-黄色膜和假膜,坏死脱落后形成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