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病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医生会进行多种方式综合治疗,单一小剂量用药,加药会较缓慢,避免转相。
急性期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痊愈,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若出现暴力、严重自伤、自杀等行为,及时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以快速缓解病情。
患者规律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稳定的情绪。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物为主,如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通过增强中枢5-羟色胺神经功能抗抑郁。
抑郁障碍患者。
口服。
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晚上服用会影响睡眠。
如碳酸锂。
通过抑制神经末梢Ca2+抗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患者。
口服。
可能出现烦躁、萎靡、双手震颤等。
定期复查血药浓度,适当增加食盐摄入,碳酸锂可用于自杀行为预防。
如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氯氮平等。
通过提高与某些受体的亲和性用于稳定情绪,同时改善妄想、幻听等症状。
伴有幻觉、妄想症状、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躁狂患者。
口服/肌注。
可能出现瞌睡、体重增加、血脂、血糖代谢改变。
目前正在探索对于难治性抑郁症的深部脑刺激治疗(DBS)。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有关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和关键应对策略等信息。教会患者识别和管理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的前驱症状、怎样管理内心压力。
通过倾听、解释、指导、鼓励和安慰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主动配合治疗,减少病耻感。
减轻心境障碍症状、提高自尊,通过自我监控、自我检查与调整以增强社会适应性。
在全身麻醉和肌肉松弛作用下,使用小量电流在极短时间内诱发一次抽搐发作,以此调整大脑紊乱而改善临床症状。可用于有严重消极自杀言行或抑郁性木僵的患者,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药物维持治疗。
一种无创伤、非侵入性的神经刺激技术,可改善大脑的神经细胞的可塑性、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起到一定治疗作用。单次治疗可能效果不明显,需要一定的疗程可能有明显的疗效,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癫痫发作等。
目前正在探索对于难治性抑郁症的深部脑刺激治疗(DBS)、迷走神经刺激治疗(VN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