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以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外科手术为主。
介入手术为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药物治疗用于术前、术后的血压控制及不适合手术治疗的患者。
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因下可发生高血压急症:
由于存在靶器官损害,过快或过度降压可能导致组织灌注压降低,引起靶器官的缺血等。在严密监测血压、尿量、靶器官功能状态和其他生命体征的情况下,医生会根据具体的情况,使用短效静脉降压药物,将血压逐步降到合适的范围。
在控制血压以阻止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的同时,医生会考虑靶器官的针对性治疗,如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抗凝治疗、急性肾衰竭的透析治疗等。
住院期间定期监测血压,若有必要则进行心电监护等。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降压药物主要用于手术前后的血压控制,以及不接受、不耐受手术和术后治疗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治疗目标在于有效降低血压和稳定肾功能上,一般血压控制的目标为140/90mmHg,而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为130/80mmHg。
对于降压药物的具体选择,医生会根据肾动脉狭窄累及的范围、程度和肾功能的状态等而定,一般都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初次使用降压药物者应咨询医生的专业意见,切不可擅自用药。
除降压药物以外,根据肾动脉狭窄的不同病因,医生会使用相应的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对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好,但使用不当易造成肾损害。谨慎用于单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双侧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禁用。从小剂量开始,医生会根据肾功能的情况逐渐加量。出现肾功能减退时,医生会停用或减量,加用或者换用其他种类的降压药。
钙通道拮抗剂(CCB)可用于肾动脉狭窄的患者。长期使用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的患者。开始使用时可能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较差;
急性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禁用;可增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
利尿剂可用于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较为常用,可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大剂量使用时可能发生低钾血症,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内科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并且外科手术治疗逐渐被内科介入治疗取代。常用的介入手术治疗方法有: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可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大动脉炎等所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一般不必置入支架。
外科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等原因,目前仅用于不适合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常用的手术有肾动脉血运重建术、肾切除术、肾动脉病变内膜剥除术等。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740次播放
677次播放
肾血管性高血压症状
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诊断依据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按嘱规律服用...
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以药物治疗、介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