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 (麻痹)

发病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

疾病用药:暂无数据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概述

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

大脑皮层运动中枢、肌肉病变等均可引起

主要结合症状及电生理检查可明确诊断

针对不同病因,治疗方式不同

瘫痪是什么?

瘫痪是指个体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症状,同时可能伴有感觉异常(感觉麻木或过敏)、言语障碍、头晕、行走不稳或大小便失禁等,可发于各年龄阶段,是神经、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病变所致,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瘫痪有哪些类型?

按瘫痪的病因

  • 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之前的神经结构病变引起。
  • 神经肌肉接头性:神经肌肉接头病变引起。
  • 肌源性:肌肉本身病变引起。

按瘫痪的程度

  • 不完全性:受累部位残留部位随意运动功能;
  • 完全性: 受累部位随意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按瘫痪的肌张力状态

痉挛性

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即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及其发出的下行纤维病变所致,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或亢进、浅反射减退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

迟缓性

指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以及它们的轴突组成的前根、神经丛及其周围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相应区域肌力减退、肌张力减低或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明显。

按瘫痪的分布

  • 单瘫:一侧上肢或下肢的瘫痪,称为单瘫。
  • 偏瘫:一侧肢体的上下肢均瘫痪,称为偏瘫。
  • 交叉瘫: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瘫痪,称为交叉瘫。
  • 截瘫:双下肢瘫痪,称为截瘫。
  • 四肢瘫:两侧上下肢均瘫痪,称为四肢瘫。

按运动传导通路的不同部位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也称痉挛性瘫痪,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即大脑皮质运动区神经元及其发出的下行纤维病变所致,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或亢进、浅反射减退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又称迟缓性瘫痪,指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以及它们的轴突组成的前根、神经丛及其周围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相应区域肌力减退、肌张力减低或消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萎缩明显。

瘫痪是怎么出现的?

神经源性、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病变均可导致瘫痪。


瘫痪相关视频更多
小儿脑炎后遗症有哪些表现
小儿脑炎后遗症有哪些表现
周小凤 儿科

0次播放

腰椎爆裂骨折有什么危害
腰椎爆裂骨折有什么危害
方秀统 骨科

0次播放

瘫痪相关音频更多
寰椎骨折后遗症会导致身体瘫痪吗

寰椎骨折后遗症会导致身体瘫痪吗

王晓东 骨科 0次播放
瘫痪相关问答更多
高亦深 高亦深 主治医师
Q瘫痪后如何康复
A

但是最好是要明确瘫痪的病因有很多情况下是...

高亦深 高亦深 主治医师
Q瘫痪病人怎么办
A

建议患者一定要完善相关的检查,明确瘫痪的...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