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心脏病,小儿先心病)

发病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外科 儿科

疾病用药:暂无数据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治疗

先心病治疗以介入或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治愈先心病。

急诊治疗

在危及患儿生命的危急情况下如合并心衰、急性缺氧发作等,经专科医师评估指征后,可急诊手术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 休息:减少体力活动,减少心脏对外周器官的供血;
  • 吸氧:缓解患儿缺氧导致的呼吸困难及胸闷等症状。

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先天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只能缓解一些症状、减缓病情发展进程,并不能治愈先心病。

洋地黄、利尿剂主要应用于先心病患儿出现心力衰竭时的缓解治疗。

血管扩张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前列环素类药物等,主要是针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目的是促使肺动脉压力降低,确保患儿心输出量增加。

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手术治疗?

传统心脏外科手术

根据病情及患者年龄可选择正中切口或腋下小切口,术后可能出现胸痛、胸骨畸形、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姑息手术治疗

对无法一次性根治手术的严重、复杂先心病患者,由于患儿年龄过小、体质太差或病势严重等情况,直接进行根治手术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故倾向于先做减症手术。

姑息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心肺功能,待条件成熟再行根治手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生活质量。

胸腔镜手术

该项技术已应用于成人心脏病手术多年,1993年开始应用于小儿心脏病手术。

介入治疗

球囊瓣膜成形术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主要针对肺动脉瓣狭窄的治疗,是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治疗方式。

主要禁忌证:肺动脉瓣下漏斗部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伴先天性瓣下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伴瓣上狭窄;重度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伴需外科处理的三尖瓣重度反流。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指针对主动脉瓣狭窄的姑息性治疗。

主要禁忌证: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伴有主动脉及瓣膜发育不良;合并中度或重度主动脉瓣膜反流者。

部分患者再狭窄发生率较高。

经导管封堵术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绝大多数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均可经介入封堵。

主要禁忌证: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瓣膜或导管内有赘生物;严重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向左分流、肺总阻力>14woods;合并需要外科手术矫治的心内畸形;依赖动脉导管未闭存活的患者;合并其他不宜手术和介入治疗疾病的患者。

常见并发症:封堵器的脱落:发生率约0.3%;溶血:发生率<0.8%;残余分流和封堵器移位;血管并发症及术后心律失常等。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成功率高达98%,仅有极少数病例失败。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主要针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直径≥5mm,伴右心室容量超负荷体征的患者。已发展为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患者禁用。

常见并发症有:残余分流;血栓或气体栓塞;血管并发症及感染;心律失常。

对于条件和大小合适的房间隔缺损患者,介入封堵治疗成功率可达100%。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主要适应证:有临床症状或左心超负荷表现的单纯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直径<12mm,且缺损上缘距主动脉右冠瓣≥2mm,无右冠窦脱入及主动脉瓣反流;有临床症状或左心超负荷表现的肌部室间隔缺损,肺体循环血流量比(Qp/Qs)>1.5;外科手术后的残余分流 。

已发展为Eisenmenger综合征患者禁用。

总体成功率较高。

其他介入手术治疗

经皮球囊动脉扩张及支架/瓣膜植入术

可用于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肺动脉瓣远端单纯肺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法洛四联症,以及外科手术无法纠治的肺动脉分支狭窄或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人工房间隔造口术

可用于新生儿或婴儿严重紫绀性心脏病、室间隔完整者,先天性二尖瓣严重狭窄或闭锁,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异常血管弹簧圈堵闭术

可用于先天性肺动静脉瘘、先天性心脏病姑息手术后的血管间异常通道的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视频更多
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吗
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吗
杨士伟 心血管内科

0次播放

先天性心脏病能自愈吗
先天性心脏病能自愈吗
杨士伟 心血管内科

0次播放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音频更多
妊娠期能检查孩子先天心脏病吗

妊娠期能检查孩子先天心脏病吗

李立杰 妇产科 0次播放
妊娠期心脏病还能再怀孩子吗

妊娠期心脏病还能再怀孩子吗

李立杰 妇产科 0次播放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问答更多
张勤良 张勤良 主治医师
Q先天性心脏病什么原因
A

出现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需要及时的根据...

彭磊磊 彭磊磊 主治医师
Q先天性心脏病的危害
A

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其临床表现主要取...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