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发热

症状名称: 感染性发热

症状部位:暂无

相关科室: 内科 呼吸内科 心血管内科 传染病科

相关疾病: 暂无信息

感染性发热应该如何预防?

  家庭需常备的发烧的药品

  小儿泰诺林、美林――都是强生的,这2种诚宝都用过,退烧效果好,吃完后出很多汗从而退烧,但是吃的次数不能多,吃多了副作用大,一定要按照说明进行服用;

  退热帖――帖子额头或者后颈上,退热效果也很好;

  退热栓――塞在屁股上,退热效果也很好,个人感觉很麻烦,塞进去后宝宝用力哭就出来了,诚宝发烧时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

  新稀宝片――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抵抗病毒的入侵,从而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发烧发热,这产品在目前市场反馈还是挺不错的

  家庭治疗措施:

  ●不要急于降温

  如果医生确定你只是感冒了,在你能耐受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急于服用解热 药。发烧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我们的身体藉由升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 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一般来说,病菌在39℃以上时就会死亡),从而缩短疾病 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时(37―38.5℃)使用药物来退 烧,会使体内的细菌暂时变成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冷敷

  如果高烧让你无法耐受,可以采用冷敷帮助降低体温。在额头、手腕、小腿上各放一块湿冷毛巾,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当冷敷布达到体温时,应换一次,反复直到烧退为止。也可将冰块包在布袋里,放在额头上。

  ●热敷

  假使体温不是太高,可以采用热敷来退烧。用热的湿毛巾反复擦拭病人额头、四肢,使身体散热,直到退烧为止。

  但是,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切勿再使用热敷退烧,应以冷敷处理,以免体温继续升高。

  ●擦拭身体

  蒸发也确降温作用。专家建议使用冷自来水来帮助皮肤驱散过多的热。虽然你可以擦拭(用海绵)全身,但应特别加强一些体温较高的部位,例如腋窝及鼠蹊部。将海绵挤出过多的水后,一次擦拭一个部位,其他部位应以衣物盖住。体温将蒸发这些水分,有助于散热。

  ●泡澡

  有时候,泡个温水澡是最舒服不过了。它同样也可以起到缓解发热的症状。婴儿应以温水泡澡,或是以湿毛巾包住婴儿,每15分钟换一次。

  ●补充液体

  当你发烧时,你的身体会流汗散热;但当你发高烧时,身体会因为流失太多水分而关闭汗腺,以阻止进一步的水分流失,这使你的身体无法散热。解决之道就是补充液体,喝大量的白开水及果菜汁,其中果菜汁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萝卜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应选用低钠的产品。发烧期间应避免固体食物,直到状况好转。

  如果呕吐情形不严重,还可以吃冰块退烧。在制冰盒内倒入果汁,冰成冰块,还可在冰格内放入葡萄或草莓,这尤其受到发烧的孩子欢迎。

  ●适当服用止痛药

  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药。成人服用2片阿司匹林或2片扑热息痛,每4小时服用――次。扑热息痛的优点是较少人对它过敏。由于阿司匹林与扑热息痛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若觉得使用任何一种皆无法有效地控制发烧,不妨两种并用。每6小时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扑热息痛。服用这些药物时,需先经医师同意。

  ●切勿让孩子服用阿司匹林

  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千万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因为阿司匹林可能使发烧的儿童爆发雷氏症候群,这是一种致命性的神经疾病。儿童可以用扑热息痛代替。以每磅体重服用5―7毫克的方式,计算服用量,每4小时服用一次。记住,增加使用频率或超过适当剂量,都有危险,一定要有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注意穿衣适量

  如果你感到很热,则脱下过多的衣物,使体内的热气可以散发出来。但如果因此而使你打寒颤,则说明衣物太少,应该增加,直到不冷为止。

  如果患者是小婴儿,则需特别注意,因为他们还不会表达他们的感受。其实,给小孩穿过多衣服或把他们置于酷热的场所,都可能引起发烧。

  同时,勿使室温过高,医师通常建议勿超过20℃。同时,应让室内适度地透气,以帮助复原,并保持柔和的光线,使病人放松心情。

感染性发热相关视频更多
儿童感染新冠有哪些症状
儿童感染新冠有哪些症状
郭兮恒 呼吸内科

0次播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感冒的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感冒的区别
李璐 感染内科

638次播放

感染性发热相关音频更多
小孩频繁发热什么原因

小孩频繁发热什么原因

张勤良 儿科 116次播放
感染性骨不连的症状

感染性骨不连的症状

关景涛 骨科 141次播放
感染性发热相关问答更多
夏文萍 夏文萍 主治医师
Q婴儿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的区别
A

在受到感染性腹泻时,要注意孩子的卫生,不...

张玉彩 张玉彩 主治医师
Q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的区别在哪
A

感染性腹泻病人不需要进食,口服补液后可以...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