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冻结性冻伤患者,由于症状不严重,一般通过保温、涂抹冻伤膏等治疗,即可起到不错效果;对于冻结性冻伤患者,应及时进行急诊治疗,帮助患者脱离低温或导致冻伤的环境,并针对患者因冻伤引发的各种异常展开救治。
发现冻伤患者后,立即用棉被、毛毯或皮大衣保护受冻部位,迅速使患者脱离低温环境和致冷因素,以防止再次受冻。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冻伤后的致残率。
在无复温条件下,可将冻肢置于自身或救护者的前胸、腋下、腹部等温暖处,利用体温来复温,忌用火烤、雪搓或冷水浸泡受冻部位。有复温条件下,局部性损伤患者可用温水(40~42℃)快速复温至皮肤略发红,并感温热为止,局部创面应尽可能在无菌条件下简单清创,涂冻伤油膏,再予以宽松包扎。
对此类患者应首先呼叫120急救人员,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心跳呼吸骤停者要施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迅速送至有条件进行全身复温的医疗单位治疗。
严重的局部冻结性冻伤者和全身性冻结性冻伤者,在进行一般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冻伤早期可以给予吸氧、高压氧疗法或静脉液体,增加局部组织的供氧、维持组织活力,促进血管和细胞再生,减少冻区组织丧失。
创面尽可能保持无菌,大的水疱应消毒后剪开引流,保留疱皮,小的水疱可待其自行吸收,用无菌敷料包扎或局部涂冻伤膏后暴露,包扎应宽松。Ⅳ度冻伤直接外涂3%碘酊暴露治疗。
若无严重腹部并发症,伤后一般不禁食。早期以静脉营养为主,可先进流食,逐渐向以肠内营养为主过渡,保证营养供给,增强免疫力,有利于创面修复。
冻伤可导致血液淤滞,适当补水可避免血容量过低,有助于冻伤组织的功能恢复。如果患者可以吞咽而不呕吐,可以口服补液盐;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或精神状态改变,可以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输注前可加热,缓慢输入以防止液体冻结。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阿司匹林口服减少血小板聚集;布洛芬能够有效减轻冻伤造成的组织损伤;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黏稠度;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予妥拉苏林缓解血管痉挛。
如聚维酮碘、氯己定等。因大多伤口易感染,在温水中加入消毒液,可减少皮肤细菌繁殖。如果患肢出现严重水肿,在复温同时向水中加入消毒剂,可有效降低蜂窝织炎的发生率。
维生素E、芦丁、维生素C,可保护血管壁,降低血管通透性。
可选用青霉素、头孢霉素类等抗生素,甲硝唑、替硝唑等对厌氧菌有效,可应用于有深部坏死患者。
有湿性坏疽并有严重感染者;Ⅲ度或Ⅳ度冻伤,分界线已明显且全身情况能耐受麻醉、手术者;坏死软组织脱落后形成的肉芽创面或合并肌腱、神经、骨组织暴露。
适用于深度冻伤肿胀严重者,应早期进行以改善血运,减少组织坏死,改善患者紧张、胀痛、运动减少和感觉减退的问题。
有化脓性感染时,应先做坏死组织切开引流术,保证引流通畅,减少气性坏疽发生机会。
若坏死组织界限清楚,应先做坏死组织切除术,减少感染机会。
一般建议谨慎面对截肢问题。若冻伤并发严重感染,出现不能控制的气性坏疽等问题,可行截肢术,如需截肢,应尽可能保留较长的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