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进展期胃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放化疗,免疫靶向治疗等,晚期胃癌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常联合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
胃癌急性穿孔是发生于胃癌原发灶的穿孔,是一种较少见的外科急腹症,以进展期胃癌为主,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胃癌急性穿孔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
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肿瘤分期及术者经验选择尽可能达R0切除,当初次手术无法达到R0切除时,应尽量避免姑息切除手术,建议先行单纯修补术,为患者情况改善后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提供机会。
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胃癌患者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乐观心态,与医护及家属一起积极面对疾病。
尽量保持乐观的情绪,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包括对症治疗,胃癌患者出现疼痛,予以止痛药,如氢吗啡酮、羟考酮、芬太尼透皮贴剂等治疗,不能入睡,可适当给予安眠药等;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系统症状予以抑酸护胃、促进胃动力药物,如奥美拉唑、吗丁啉等治疗。
皮革胃患者根据不同分期及不同需求行放射治疗。若胃癌病变范围大,侵犯重要脏器或血管,分期较晚,可行术前放疗,使肿瘤降期,以期根治性切除;胃癌患者术后局部进展,可行术后放疗,提高局部控制率,提高生存率;若患者不能耐受根治性手术,可行根治性放疗;患者若发生肝肺脑转移,出现咳嗽头疼等症状,可行姑息性放疗以减轻症状。
胃癌的化学治疗适用于不可切除性、复发性或姑息手术后的胃癌晚期患者,一线化疗药物为多种细胞毒性药物,包括铂类化合物、氟嘧啶类、紫杉类、蒽环类和伊立替康。
常用方案有:铂类(顺铂、奥沙利铂)、氟尿嘧啶类;表阿霉素、铂类、氟尿嘧啶类;多西他赛、铂类、氟尿嘧啶类;亦有单药替吉奥、伊立替康、多西他赛、紫杉醇。
如果能早发现,早期诊断,手术治疗仍为首选。中晚期胃癌易在胃壁弥漫浸润性生长,穿破胃壁,直接蔓延到腹膜或邻近器官,手术切除较为困难,手术创伤可能会增加病人痛苦,加速病情恶化,应根据临床医生及患者意愿酌情考虑。
若手术应彻底切除胃癌原发灶,按临床分期标准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包括全胃切除、胃远端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
根据运动康复七部法做早期康复训练,术后6小时可摇床坐起15min,在此期间,可做呼吸训练及踝泵训练;术后第一天可早期下床轻微活动。此后,慢慢增大患者每日的活动量,最好达到患者术前的体能状态(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作出调整)。
胃窦部胃癌常合并幽门梗阻,表现为食后上腹部饱胀、呕吐,呕吐出恶臭之宿食。查体上腹部见扩张之胃型、闻及振水声。如病灶位于贲门部、则可发生进行性吞咽困难,严重梗阻者进食流质亦有阻噎感。
胃癌浸润可与肠道形成瘘管,见排出不消化食物。
原发灶直接浸润压迫胆总管,或肿大的淋巴结转移压迫胆总管,可发生梗阻性黄疸。大便呈陶土色。
出血的发生率约为30%,出血不一定是晚期胃癌的表现,胃癌早期也可有出血。有时出血是胃癌的首发症状。胃癌的出血多数为小量出血,或表现为粪便隐血持续阳性。
当肿瘤侵及较大血管时,或黏膜下层血管受到广泛浸润破坏时可发生大量呕血或黑粪。通常的止血药物对胃癌出血效果不佳,死亡率较高。
比良性溃疡少见,多发生于幽门前区的溃疡型癌。癌肿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可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状。
中医认为胃癌其根本病机是脾胃虚弱,然而瘀血却是胃癌重要病理因素,而使用中药补气活血汤,能够有效的抑制胃癌,活血化瘀,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放化疗不良反应以及预防复发转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疗法,目前大多还处于药物的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目前中国和日本的指南中,免疫治疗被用作不可切除的、晚期转移性胃癌的三线治疗。
目前已被中国药监局批准用于晚期三线或以上胃癌治疗。
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胃癌患者的药物,可用作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胃癌或dMMR(错配修复缺陷)胃癌的二线治疗,以及PD-L1阳性联合分数(CPS)≥1的胃腺癌的三线治疗。
已批准用于晚期胃癌的三线治疗(CPS≥1)。
用于晚期胃腺癌一线治疗后维持治疗或二线治疗均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是目前针对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靶向药物,抑制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力。
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靶点包括 VEGFR-2、RET、c-KIT 以及 c-Src,用于二线化疗失败后的晚期胃癌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和Ⅲ期临床均能延长患者的 OS 和 PFS,该药被 CFDA 和 CSCO 批准用于晚期胃癌三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