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障碍

发病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精神科

疾病用药:茴拉西坦胶囊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式。

在药物治疗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目前的首选治疗药物,用于初始阶段的治疗。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治疗也是强迫症的一线治疗方案,对改善强迫症带来的影响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并需要定期观察随访。

强迫症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强迫症属于一种慢性病,而且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样,需要长期坚持治疗。一般来说,强迫症的治疗应包括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三个阶段。

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一般为10~12周,首选SSRIs药物,从处方推荐的较高剂量开始服药。多数患者在治疗4~6周会有显著疗效。如经12周急性期治疗效果不佳者,可根据医嘱增加药物剂量,仍不见效者则需要调整药物方案,或选择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

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

经急性期治疗后,若疗效显著,可进入国内巩固期及维持其治疗,一般时间为1~2年。研究表明,持续坚持治疗可减少患者的复发几率。当完成维持期治疗后,经过医生的系统评估,患者可逐渐减少药量,但要定期就诊复查,监测减药后的反应和是否复发。如症状反复,则需加回原来的药物剂量,延长维持期的治疗。

强迫症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是强迫症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等药物包括SSRIs,如氟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此外还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如氯米帕明等。其中,SSRIs是目前等一线治疗药物,氯米帕明存在不良反应,临床上较为少用。

抗精神病药物虽然不是治疗强迫症的常规用药,但是与SSRIs联合使用时,可以增加SSRIs的疗效。常用药物包括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奥氮平等。

强迫症有哪些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强迫症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心理治疗

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单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还需要适当形式的心理治疗加以辅助。目前强迫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森田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他人及事物的正确看法和态度,从而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需要医生与患者充分配合,共同协作,才能达到良好等治疗效果。该疗法主要包括:思维阻断法、暴露疗法和反应预防、系统脱敏法,其中最有效果的是暴露和反应预防疗法。

暴露疗法

该方法使患者学会面对引起焦虑等物品或环境。

反应预防

要求患者推迟、减少甚至放弃能减轻焦虑等行为,如缩短洗手时间、减少洗手频率,直至放弃洗手。

森田疗法

该疗法是由日本森田正马博士创立的,强调患者对症状“接纳客观、为所当为”,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对症状采取顺其自然等态度,先面对现实,不强求改变,一方面学会接受症状,不予抵抗;另一方面带着症状逐渐适应工作和学习。目前,已有不少森田疗法治疗强迫症有效的报道,慢慢被国人熟知,开始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强迫症有哪些其他治疗措施?

当药物和心理治疗均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物理治疗,包括:改良电抽搐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迷走神经刺激等。

这些方法联合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我国的实际临床操作中,需严格遵守适应证及禁忌证,除非有严重抑郁和自杀倾向的难治性强迫症,其他患者应谨慎使用物理疗法。

强迫症的治疗有什么新进展?

2016最新版《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指出,若经过3种足剂量、足疗程等SSRIs治疗,联合使用至少2种抗精神病药物,并且同时进行认知行为治疗3个月,以上治疗均无效的强迫患者,即为难治性强迫症。

对于这类患者,可采取换用高剂量SSRIs、尝试新型药物、联合用药、加强心理治疗等方法。目前新型抗精神病要是增效治疗等首选,如利培酮、阿立哌唑、氟哌啶醇、奥氮平、喹硫平和齐拉西酮,不推荐使用帕里哌酮和氯氮平。

若经增效治疗无效者,可尝试其他抗抑郁药、联合其他新型药物或心理治疗,或选择物理治疗,但具体各类物理治疗等机制及疗效尚无定论。

强迫性障碍相关问答更多
任正新 任正新 主治医师
Q精神强迫症的表现是什么
A

您好,这个主要表现为会出现强迫性的观念和...

石德全 石德全 主任医师
Q强迫症是怎么得来的
A

出现强迫症以后,最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心理...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