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浆液性肿瘤 (卵黄囊瘤)

发病部位:盆腔

就诊科室:妇产科 妇科

疾病用药:暂无数据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本病是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者,高发年龄在40岁以上。

  1、浆液性良性囊腺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数发生在育龄妇女。

  多数单侧性,但较其他种上皮性肿瘤多见双侧性。

  肿瘤增大可引起压迫症状,蒂扭转或肿瘤感染时可出现急性腹痛。

  ①单房性浆液性囊腺瘤:又称单纯性囊肿(simple cyst)

  为单房薄壁囊肿,肿瘤外表光滑、壁薄。

  切面为单个囊腔,内壁光滑,可见到扁平散在的钝圆乳头。

  囊腔内有浆液性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偶有黏稠的黏液性物质。

  上皮为单层立方形或柱形,含有少量输卵管型上皮。

  ②多房浆液性囊腺瘤或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

  囊腔表面可呈结节状。一般包膜略厚,呈灰白色、光滑。

  房内可见乳头状生长,乳头可呈内生型、外生型或内外型均有。

  上皮大部分为输卵管型,细胞排列整齐,大小一致,无核分裂象。

  肿瘤间质和乳头间可见到砂粒体。

  ③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

  较少见。

  特点:乳头全呈外生型,大小不等。

  镜下观察:可见卵巢间质或纤维组织,表面覆盖单层立方形或低柱状上皮,部分细胞有纤毛。

  ④纤维囊腺瘤和腺纤维瘤:

  平均9cm大小,一般为单侧性。

  间质内偶见成群的多边形黄素化的卵泡膜细胞,囊性腺腔则覆盖单层立方形上皮或柱形上皮。

  腺纤维瘤:以纤维间质为主,多为实性,散在少量小囊腔。

  囊腺纤维瘤:以实质占一半或大部,其余为较大的囊腔。

  2、浆液性癌

  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好发年龄为40~60岁。

  由于卵巢深居盆腔,肿瘤早期体积不大,未发生转移或合并症时很难出现症状。一旦

  合并有腹水或转移:出现腹胀、胃肠道症状,如消化不良或排便困难等。

  可有隐痛、或压迫性症状,表现为排尿困难或不畅等。

  ①浆液性腺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及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特征:形成囊腔和乳头,有的形成大且不规则的小囊腔,有时上皮突入腔内形成上皮簇或乳头的倾向。

  组织分级:

  A.高分化(Ⅰ级):上皮增生4层以上,异型性明显。大部分有乳头,乳头分支极细,乳头的上皮间变明显。有时上皮增生堆积,复制成大量新的小腺体。在乳头或间质内可见砂粒体。

  B.中分化(Ⅱ级):有乳头状结构,但形态怪异,呈手指状或簇状。部分区域为腺管状或筛状,小部分为实质性细胞团。细胞异型性大,分化差,分裂象多。

  C.低分化(Ⅲ级):乳头状结构消失,肿瘤细胞呈实质性片状或团块状。细胞异型性大,分裂象多,间质极少。

  ②恶性腺纤维瘤及囊性腺纤维瘤:

  镜下观察:可见上皮成分恶性,核分裂活跃,或有不规则大小的囊腔,或呈实性瘤等。

  3、交界性浆液性肿瘤

  除有盆腔肿物的症状外,卵巢外扩散的机会较多,乳头易发生芽状增生,易于脱落种植,或引起腹水、肠粘连等合并症。

  镜下观察:

  ①间质无浸润。

  ②核分裂象较少,1个高倍视野内不多于1个。

  ③中度范围以下细胞核异型,染色较深。

  ④上皮增生不超过3层,可呈簇状。常有乳头形成,乳头分支较少,表面上皮不超过3层。

卵巢浆液性肿瘤相关音频更多
卵巢黏液性肿瘤与浆液性区别

卵巢黏液性肿瘤与浆液性区别

李立杰 妇产科 0次播放
卵巢浆黏液性肿瘤预后如何

卵巢浆黏液性肿瘤预后如何

李立杰 妇产科 0次播放
卵巢浆液性肿瘤相关问答更多
余晓芳 余晓芳 主治医师
Q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严重吗
A

所以一旦确定卵巢浆液性囊腺瘤需要尽快的手...

宋春花 宋春花 副主任医师
Q浆液性卵巢囊肿怎么治
A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相应的手术治...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