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属于重症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中最严重的的一类,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可分为劳力性热射病及非劳力性/经典型热射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将危及生命。
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常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时发病。常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危及生命。
多见于年老体弱和慢性病患者。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中,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初始出现谵妄、癫痫发作及各种行为异常,严重可出现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急促和肺水肿,甚至死亡。
在高热、高湿环境下,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乏力、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中暑症状时,应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补充水、盐分。如不见好转需尽早就医治疗。
当患者在上述环境下出现高热、意识障碍、谵妄、休克、呼吸困难等热射病表现时应立即拨打120急诊,立即进行急诊治疗。
急诊科、重症医学科
就诊时医生可能会问如下问题来初步了解患者病史,患者可提前准备好回答:
根据患者病史及典型症状,一般可作出诊断。如患者在高热、高湿、无风的环境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出现上述典型症状,应首先考虑中暑。
患者体查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多汗、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表现,严重者还会出现高热、意识障碍、休克等情况。
严重患者常出现肝、肾、胰腺和横纹肌损伤的实验室参数改变,如肝功能(AST、ALT、LDH)、肌酸激酶(CK)升高,凝血功能及血气分析异常。应紧急进行有关生化检査,以尽早发现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证据。
中暑早期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CT、磁共振成像检查(MRI)等检查多无异常发现。但随着病情进展,脏器损伤进一步加重,可出现与组织器官损伤相关的改变。影像学检查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怀疑颅内出血或感染时,应行头颅CT检査。发病初期CT多无阳性发现,3~5天后可出现脑实质弥漫性水肿,部分患者可出现颅内出血。
热射病后期MRI表现为脑缺血、脑软化灶,严重者会出现小脑的缺血坏死甚至脑萎缩。
心电图:严重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可持续24h以上,常见窦房结功能异常、快速型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传导异常(右束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QT间期延长、非特异性ST段改变等。
对于热射病,出现高热、虚脱、意识障碍时,可与多种疾病症状相似,需注意鉴别。
包括有脑血管病(如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炎、脑膜炎、癫痫等。可表现为意识障碍、高热、头疼、抽搐等症状,但其发病与环境因素及剧烈体力活动无关,通过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鉴别。
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损害等疾病表现与重症中暑类似,但前者一般有感染病灶、感染指标异常及影像学改变等,而后者发病与环境因素及剧烈体力活动有关,需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查体等加以鉴别。
如低血糖昏迷、高渗昏迷、肝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等,此类患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但一般无高热症状,短期内通常无多器官损害,如迅速纠正原发疾病,症状多可缓解。
是由常规麻醉用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的遗传性疾病。患者平时无异常表现,在全麻过程中接触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和去极化肌松药(琥珀酰胆碱)后出现骨骼肌强直性收缩,导致体温持续快速增高,体温增高难以控制,最终可导致患者死亡。一般通过病史可予以鉴别。
热射病症状
日射病和热射病的区别
也可以应用冰水进行浸浴,尽快的将患者的体...
多喝开水,在阴凉处通风,进行物理降温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