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是由于肿瘤抑制基因RB1突变或缺失而引起的。大约40%病例为遗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发于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
超过一半的患儿表现为白瞳症,俗称“猫眼”,即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光;20%左右的患儿会出现斜视;其它可能症状还包括视力低下、眼睛发红、眼胀、眼痛、眼睑肿胀、眼球突出等。
发病率约为1:18000~1:21000,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为1100人,多数为晚期高风险患者。约90%的患儿在3岁以前发病。70%~80%的患儿单眼发病,20%~30%双眼发病。成年人发病罕见。没有地区、种族以及性别差异。
根据发病机制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
发病通常在1岁之前,多为双眼发病,视网膜上肿瘤为多灶性,易在其他部位发生原发性第二肿瘤。
发病较晚,多为单眼发病,视网膜上多为单个病灶。
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单侧性、双侧性及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仅单眼发病。
双眼均发病,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先后发生。
双侧眼均有发病,且合并颅内松果体或蝶鞍区原发性神经母细胞瘤。
根据组织病理学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细胞核深染,形态大小不一,呈圆形、椭圆形、梭形或异形,细胞质极少,核分裂象多见。
细胞形成菊花团样结构,称F-W菊花团,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最具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根据肿瘤发展程度可分为眼内期和眼外期。
肿瘤已浸润眼球以外的组织,可能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骨髓或淋巴结。
肿瘤局限于眼球以内,可能会侵犯脉络膜、睫状体、前房、视神经乳头等部位,但没有侵犯眼周或身体其它组织。
对于眼内期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一般采用视网膜母细胞瘤国际分期(IIRC)对其进行分期。
远离黄斑中心凹和视盘的视网膜内小肿瘤。所有瘤体最大直径<3mm;所有瘤体距离黄斑中心凹>3mm,距离视盘>1.5mm。
在A期基础上无大小及位置限制的视网膜内肿瘤;肿瘤无玻璃体或视网膜下种植。
伴轻微视网膜下或玻璃体腔种植的瘤体。一个或多个散在瘤体,局限性视网膜下种植距离瘤体边缘3mm以内,或邻近单个瘤体局限性微小玻璃体种植,视网膜下液超出瘤体边缘3mm。
伴明显玻璃体腔或视网膜下种植的弥漫性病变。一个或多个大块、弥漫性分布瘤体,片状视网膜下种植,弥漫性玻璃体腔种植,大量视网膜下液造成全视网膜脱离。
瘤体广泛生长,眼球结构破坏,功能丧失。
具体表现包括:肿瘤接触到晶状体;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肿瘤前部到达前部玻璃体表面,累及睫状体或眼前节;大量眼球内出血;肿瘤坏死,伴无菌性眼眶蜂窝织炎;眼球萎缩;影像学表现为可疑视神经和或眼球壁受累。
根据原发肿瘤的体积、位置以及区域淋巴结和远处的转移情况,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f Cancer,AJCC)2017年颁布的第8版《Cancer Staging Manual》提出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最新TNM分期,TNM分期可更全面评估肿瘤的情况。
cTX:肿瘤无法评估。
cT0:无肿瘤存在的证据。
cT1:视网膜内肿瘤,瘤体基底部与视网膜下液的距离≤5.0mm。
cT2:眼内肿瘤伴有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种植或视网膜下种植。
cT3:眼内进展期肿瘤。
cT4:眼外期肿瘤侵犯眼眶,包括视神经。
cNx期:区域淋巴结情况无法评估。
cN0期:未发现淋巴结转移。
cN1期:局部淋巴结转移。
cM0期:无颅内或远处转移的症状。
cM1期:远处转移但无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认。
pM1期:具有组织病理学证据的远处转移。
视网膜色素变性目前还没有好的方法治疗,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