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如何诊断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依据家族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皮肤或黏膜下水肿)及实验室检查(补体C4降低,C1-INH浓度可较低也可正常或升高, C1-INH功能降低)即可做出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无家族史并不能排除诊断,因为有25%的患者是因为致病基因自发突变所致,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补体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必要时可行基因突变的检测。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需要与获得性血管水肿进行鉴别。
C1-INH低下的获得性血管水肿
- C1-INH低下的获得性血管水肿,表现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1型和2型相似,C1-INH的抗原水平和功能均低于正常。
- C1-INH低下的获得性血管水肿患者大多没有家族史,常发生于40岁后,主要发生于淋巴瘤和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患者,多数情况下C1q水平低于正常。如果检测到肿瘤或C1-INH自身抗体,则可支持诊断。
C1-INH正常的获得性血管水肿
- ACEI相关的水肿:ACEI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服用该药物会引起血管性水肿。患者会出现面部、眼睑、耳、口、舌等部位肿胀,有时会出现荨麻疹。停药后可以恢复。通过就诊时询问患者既往服用的药物,即可排除该类型水肿。
- 过敏原因所致水肿:多伴有风团疹,且有明确过敏史,C1-INH抗原浓度和功能、C4及C1q水平也正常,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有效。
- 特发性血管水肿:特发性水肿指的是无明确原因可查的水肿。遗传性血管性水肿需要与该类水肿进行区分。最重要的是进行基因检测,检测C1抑制物(C1-INH)、F12、ANGPTI、PLG等基因是否发生突变,从而确诊是否是遗传性血管性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