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当母胎屏障破坏时,羊水成分进入母体循环,一方面引起机械性的阻塞,另一方面胎儿抗原和羊水成分可能引起母体的免疫反应,发生类似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起肺动脉高压、肺水肿、严重低氧血症、呼吸循环衰竭,心跳骤停及孕产妇严重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系列表现。
羊水栓塞的具体原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临产后,当羊膜腔内压力过高时,羊水有可能被挤入破损的微血管而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分娩过程中各种原因引起子宫损伤,羊水可通过破损血管或胎盘后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大部分羊水栓塞发生在胎膜破裂以后,羊水可从子宫破损的小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中。
产妇年龄在35岁或以上,可能会增加羊水栓塞的风险。
产妇多次分娩,对子宫伤害较大,特别是子宫下段和宫颈。一旦出现宫颈裂伤,则增加羊水栓塞风险。
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全部覆盖子宫颈内口处称为前置胎盘,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前置胎盘与羊水栓塞显著相关。
羊水过多可增加羊水栓塞风险。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处理严重妊娠并发症、挽救母婴生命的重要手段。但剖宫产术会使子宫切口静脉血窦大量开放,若羊水没有及时吸干净,子宫收缩时易导致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诱发羊水栓塞。
是指在分娩自然发动前,人为诱发子宫收缩,促使宫颈管扩张。
在引产的过程中由于宫颈管逐渐展平、宫口开大、部分血管开放,强而有力的子宫收缩使宫腔内压增高、胎膜破裂,致羊水涌入血循环中,诱发羊水栓塞。
如急产、胎膜早破、刮宫术、子宫破裂、子宫收缩过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