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疟疾是由人类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由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间歇性寒战、高热、继之出大汗后缓解为特点。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尤其是疫区幼儿、孕妇、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HIV感染者,以及前往疟疾流行地区且无免疫的人较易感染。
目前,疟疾流行区依然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东地中海、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地区等,其中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疟疾发病率最高。
据估计,2017年全球共发生2.19亿疟疾病例,恶性疟原虫是非洲区域最流行的疟疾寄生虫,占2017年估计疟疾病例总数的99.7%,在东南亚占62.8%、东地中海占69%、西太平洋占71.9%。间日疟原虫是美洲区域的主要寄生虫,占该区域疟疾病例的74.1%。
2017年,中国累计病例2861例,其中2858例为境外输入性病例,有3例为输血感染。2017年,我国首次实现了本地疟疾病例零报告。
疟疾分为四类,分别为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和恶性疟。
潜伏期为13~15天,疾病两次发作之间的间歇期约为48小时,故称间日疟。流行广泛,是最主要的疾病类型。典型症状为寒战、高热和大量出汗,病愈后的3~6个月可有复发现象。
潜伏期为13~15天,间歇期约为48小时。卵形疟相对少见,临床症状相对不严重,病愈后可有复发现象。
潜伏期为24~30天,间歇期约为72小时,故称三日疟。该疾病类型相对少见,其贫血和其他临床症状都较轻,无复发现象。
潜伏期为7~12天,间歇期约为36~48小时。该疾病类型临床症状较重,病情凶险,可于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血红蛋白尿导致肾损害,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复发现象。
疟疾的传播途径为雌性按蚊,经叮咬人体传播。少数病例由于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经母婴传播后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