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窦炎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儿科

疾病用药:暂无数据

疾病自测:暂无数据

治疗

由于儿童鼻窦炎解剖的独特、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特点,其治疗方法明显不同于成人。治疗目标为了改善患者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主要治疗手段为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儿童鼻窦炎急性期如何治疗?

儿童鼻窦炎急性期,一般先采取自救措施,如并无缓解则需要改用其他治疗。

自救措施

  • 如有大量鼻涕堵塞鼻腔,引起呼吸不畅时,家长可用生理盐水进行喷鼻,舒缓鼻腔不适感。
  • 儿童鼻窦炎出现放射性疼痛时,会引起鼻部以及额部产生疼痛,通过热敷来缓解疼痛。

儿童鼻窦炎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

  • 适当休息让身体保持精力充沛,自身免疫力恢复后更有利于机体复原。
  • 可用一碗热开水放置在鼻腔旁,待水蒸气升腾并吸入鼻腔,可湿润鼻腔缓解不适感。

鼻腔冲洗疗法

鼻腔生理盐水冲洗疗法,作为单独的物理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鼻腔不适感、流涕等症状,帮助促进鼻腔分泌物排泄。因婴幼儿配合度以及依从性低,容易发生冲洗液倒流回中耳腔,或误呛入喉导致呛咳,所以此疗法不适用于婴幼儿。

儿童鼻窦炎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不同类型的儿童鼻窦炎需要使用的药物不同,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盐水鼻腔冲洗

盐水鼻腔冲洗,其有益于改善鼻窦炎的症状。

抗生素

抗生素应谨慎使用。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可以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类(如头孢克洛)或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可进行口服或静脉注射。

注意使用时,需要单一用药,避免联合用药,用药疗程在7天以内为宜,其中,大环内酯类不用于婴幼儿人群,儿童则谨遵医嘱进行慎用,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以及肝肾功能异常。

激素

鼻腔局部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能起到抗水肿、抗炎症的作用,适用于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

鼻用激素可作为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一线用药,鼻用糖皮质激素有两种用法,第一,可用于急性期短疗程使用,用药方式为经鼻滴入或喷入,疗程在1个月内;第二,手术后巩固性用药,术后用药疗程在半年内。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鼻黏膜出血、流涕、头痛等。鼻用激素全身生物利用度很低,一般不会对患儿身高发育等造成影响。

减充血剂

可短期适当使用,用于鼻黏膜血管,改善流涕、鼻塞症状,有利于鼻腔分泌物排泄。

药物有羟甲唑啉或赛洛唑啉等,使用疗程控制在7天内,主要不良反应为烦躁、失眠,对于2岁以下患儿禁用。

抗过敏

如果合并有过敏性鼻炎,可加用抗过敏治疗,药物包括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颗粒,以及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用药方式可经口服用或喷鼻用药,用药疗程为期1个月。

其不良反应主要有口干、口渴以及皮疹。

儿童鼻窦炎有哪些手术治疗?

儿童鼻窦炎病情严重时,药物效果治疗不佳,则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目标在于改善鼻窦炎症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腺样体切除术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以及大量脓性鼻涕伴腺样体肥大的患者。

如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未控制,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注射液)均为手术禁忌证。手术前完善检查鼻窦CT、心电图、生化检查以及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并发症有切口感染以及出血。

低温等离子刀腺样体切除术对腺样体切除较干净,一般很少出血。

内镜鼻窦手术

适用于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仍效果不佳,腺样体肥大影响鼻腔通气以及分泌物排泄,鼻息肉影响患者呼吸,或者有颅内并发症,则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如术前炎症感染尚未控制者禁止行该手术,术前应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部位以及病变范围,还需要完善手术前检查,包括有(血尿粪)三大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术后并发症可会出现鼻腔内水肿粘连、鼻窦窦口狭窄以及闭锁。术后半个月后进行首次换药。

鼻窦球囊手术

鼻窦球囊技术微创,黏膜保留好,在儿童鼻窦炎手术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儿童鼻窦炎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中成药

用于胆腑郁热证的患者,如鼻窦炎口服液。

外用

用薄荷、苍耳子、辛夷熬煮后,用于鼻腔蒸汽吸入。

针灸

  • 选取印堂、攒竹。上星、迎香、禾髎、阳白等穴位,进行针刺。
  • 选取前顶、迎香、囟会、上星、四白等穴,进行艾灸。

按摩

用两手大鱼际按摩合谷穴以及迎香穴。

儿童鼻窦炎相关音频更多
儿童鼻窦炎症状及治疗

儿童鼻窦炎症状及治疗

张勤良 儿科 0次播放
艾灸可以治疗儿童鼻窦炎吗

艾灸可以治疗儿童鼻窦炎吗

童鹏 儿科 26次播放
儿童鼻窦炎相关问答更多
王林中 王林中 主任医师
Q儿童鼻窦炎怎么治愈
A

儿童鼻窦炎期间需要注意增加孩子的免疫力,...

王林中 王林中 主任医师
Q儿童鼻窦炎吃什么药能根除
A

儿童鼻窦炎平时需要注意增加自身的免疫力,...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