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无彻底治愈淋巴水肿的方法,采取针对病因和症状的多模式治疗方法。治疗目标是为了延缓疾病的进展、减轻患肢的肿胀程度以及恢复淋巴回流的功能。临床上治疗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等保守治疗手段,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保守治疗可用于症状比较轻的早期淋巴水肿,包括做体位或手法淋巴引流,或穿戴多层弹性压力绷带或功能锻炼,也可做仪器辅助治疗、心理引导、皮肤护理、均衡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整等治疗。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包括淋巴静脉吻合术、淋巴管移植术、淋巴结皮瓣转移、切除手术等,但效果并非满意。
包括积极抗感染、防止损伤,在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及放疗后,要注意保护患侧腋窝和腹股沟的淋巴结,以及周围的静脉血运。
淋巴水肿的物理疗法安全有效,推荐全程使用。目前国际上应用广泛的是复合消肿疗法(CPDT)此法包括每日按摩淋巴引流,配合适合的预防性压力服以及做好相应的皮肤护理和运动疗法,持续1~2周。其他改善淋巴引流的物理疗法有热疗、间歇的气压治疗和超声波治疗,这些措施均可以有效改善水肿,但要了解此法的细胞机制和是否具有长期的临床疗效,还需要通过长时间的随访验证。
细致的皮肤护理包括定期清洗皮肤、乳液保湿防皲裂,避免暴晒、虫咬等。日常持续穿着紧身衣、弹力绷带等弹性衣物既可保护肢体避免意外损伤,也有压迫患肢、减轻水肿的功能。
适度运动可刺激肌肉收缩、促进淋巴回流,可以在运动的同时配合弹力衣物或利用水的流体静脉压对患肢产生压迫,水下自我按摩等运动的水疗法也可有效消肿、降低患肢体积。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如香豆素,是目前治疗淋巴水肿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苯吡喃酮类可激活及募集巨噬细胞,促进蛋白质水解、减轻急性感染,但具有潜在的肝毒性。
如巴曲酶,能够促进患者体内的巨噬细胞对蛋白质分解,同时对患者的肢体水肿能有效改善,和苯吡喃酮类药物一样是目前治疗淋巴水肿应用最广泛的药物。
如地奥思明,有报道称此类药物可有效缓解肢体沉重、疼痛等主观症状。
瘀滞的淋巴液中存在大量氧自由基,加重炎症和淋巴液淤积, 微量元素硒可能通过活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发挥抗氧化作用缓解淋巴水肿,口服4~6周的亚硒酸钠治疗继发性淋巴水肿有一定疗效,但此药并未被广泛接受。
利尿剂药物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消肿的效果,但不适用于长期治疗。
又称为生理重建术,主要通过各种方法重建淋巴通道,使淤积的淋巴液自发地持续回流,从而长期改善症状。一般适用于近端阻塞而远端淋巴管通畅或术后淋巴水肿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而远端闭塞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淋巴管被破坏2年以上、因炎症和放射线导致的淋巴水肿均不适合该手术治疗。目前应用最广的包括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VA)、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VLNT)以及其他淋巴管再造术等。
是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对水肿区域的病变组织全部祛除,包括患者病变区域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目前此种治疗方法仍然作为对晚期淋巴水肿患者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方式。
抽吸术可通过祛除过多的皮下组织来减少肢体的容积,组织切除或抽吸术由于对淋巴管系统的进一步损伤,可能加重水肿症状,且术后仍需长期维持保守治疗,目前仅用于严重淋巴水肿治疗。一般建议抽吸术和切除术结合使用。
研究报道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芍药散、萆薢消肿丸等中医药均有一定防治水肿功能。
梅花针针灸、艾灸、雷火灸等结合穴位的中医疗法,也被证实可活血通络、作为淋巴水肿的辅助疗法。
分子治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3)已被证实在淋巴系统的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入淋巴水肿的患者中,促进细胞表达VEGF-C和VEGFR-3,进而重建淋巴管网、减轻水肿,但此类技术目前仅在动物实验中有所体现,并未适用于人身上。
405次播放
794次播放
你好,淋巴结炎一般不会导致下肢浮肿,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