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下进行,需要切开心脏、显露瓣膜后实施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瓣膜性心脏病,包括风湿性、退行性和感染性心脏瓣膜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瓣膜病等,其中最常见的是风湿性瓣膜病变。
风湿性瓣膜损害主要累及二尖瓣和主动脉瓣,主要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心脏瓣膜手术有些可择期手术,有些是限期手术,有些需急诊手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手术后若恢复情况良好,一般一周至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出院了。
心脏瓣膜手术有些属择期手术,有些属限期手术,有些属急诊手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而言,风湿性瓣膜病最好是能延迟到成年以后手术。但若病变严重,则须及时手术。手术的理想时机是在瓣膜病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对心脏功能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之前,这样不仅能够降低手术的风险,效果也会更理想。
心脏瓣膜手术包括瓣膜成形术、瓣膜置换术和微创瓣膜手术。
心脏瓣膜手术的费用因患者的疾病、手术类型和使用的某些材料的不同,差异较大,具体以当地医院的收费为准。
一般情况下,使用进口材料比国产材料费用高,例如进口瓣膜置换比国产瓣膜置换费用多1~2万。具体的医保报销比例需根据手术的具体情况及当地的医保政策。
1923年美国卡特勒和1925年英国苏塔曾分别报道应用手指经左心耳进行闭式二尖瓣分离术获得成功。20世纪50年代此术式开始获得重视。
1951年瓦尔科首先在全麻常温下,切开肺动脉,直视进行肺动脉瓣交接粘连切开术。
人工心脏瓣膜的研制从20 世纪 50年代初开始。1951年,胡夫纳格尔首先将人工机械瓣膜放置到降主动脉内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955年,默里首先应用新鲜同种主动脉瓣临床移植于降主动脉成功。
1957年 Lillehei 等首先采用体外循环方法行二尖瓣修复术。
1960年哈肯和斯塔尔分别采用笼球式人工瓣膜置换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1965年,比内和卡尔庞捷首次使用经过有机汞盐或4%甲醛处理的猪主动脉瓣植入人体,效果不理想。
1968年,卡尔庞捷应用戊二醛处理猪主动脉瓣,取得较好效果。
20世纪80年代后,经过诸方面的改进,特别防钙化的处理,研制出第二代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性能明显提高,广泛应用于临床。人工机械心脏瓣膜不断改进,性能不断优化,到目前最常用的是双叶瓣。
历经50余年的发展,心脏瓣膜置换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心脏瓣膜病主要手段,并取得良好效果。
随着手术技术、体外循环技术不断发展,在确保手术安全条件下,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
351次播放
361次播放
心脏三尖瓣关闭不全怎么治疗
三尖瓣关闭不全怎么治
症状不明显的心脏瓣膜疾病,应服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