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外科常见疾病。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和功能上的改变,还可导致全身性的生理紊乱,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约15%急性腹痛者其病因为肠梗阻。
在结直肠、妇科肿瘤或小儿外科手术后,小肠梗阻的风险最高。结肠切除术后10%的患者在3年内至少发作1次小肠梗阻。小肠梗阻的复发率也相当高,12%的非手术治疗患者在1年内再次入院,5年后上升到20%。
成年人大肠梗阻常见原因为结直肠肿瘤,大肠梗阻在结直肠肿瘤急性并发症中高达80%,梗阻位置多发生在乙状结肠。
最常见,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变狭小,使肠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常见原因为肠外因素(如粘连带压迫、肿瘤压迫等)、肠壁因素(如肠套叠、炎症性狭窄、肿瘤、先天性畸形等)及肠腔内因素(如蛔虫梗阻、异物、粪块或胆石堵塞等)。
肠道蠕动能力丧失,但无器质性肠腔狭窄。又分为麻痹性与痉挛性两类,麻痹性肠梗阻较为常见,多发生在腹腔手术后、腹部创伤或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痉挛性肠梗阻较为少见,可发生于急性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或慢性铅中毒患者。
肠壁血管病变引起肠壁缺血,继而引起蠕动障碍,造成肠梗阻。
只是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无肠管血运障碍。
指梗阻并伴有肠壁血运障碍者,可因肠系膜血管受压、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引起。
可分为高位(十二指肠或空肠)、低位(回肠)和结肠梗阻,其中结肠梗阻由于肠道回盲瓣的作用,肠内容物只能由小肠进入回肠,不能反流,又称为“闭袢性梗阻”。
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