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的诊断包含病因诊断、病史诊断、症状诊断、物理学诊断和定位诊断,不同侧重点的诊断综合起来可以明确病因,为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
判断昏迷时脑组织结构性损害还是身体代谢或理化因素造成的,可通过病史与实验室检查明确。
通过了解患者现病史、过去史等,了解昏迷的原因,确定昏迷前患者的状态,划定患者昏迷的原发疾病范围。
通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对患者昏迷的症状进行量化,评分越低,代表脑损害程度越重,预后越差,该指数可动态评估,以了解病情变化。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结合实验室、辅助检查手段,系统了解患者的情况。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性危象患者对镇静、麻醉剂甚为敏感,一般常用的剂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以至昏迷。
由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大量破坏或变质,功能丧失,皮质下及脑干功能相对未受损或受损后有部分恢复,此时患者无意识,但有觉醒与睡眠周期,同时无语言,能睁眼,眼球能转动,四肢肌张力高,疼痛刺激肢体有回缩动作和防御动作,有吸吮、咀嚼、握持反射,出现去皮质强直姿势。常见于昏迷的恢复期。
又称醒状昏迷。脑干上升激活系统部分破坏所致,大脑半球及其传出系统正常,但因皮层得不到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足量的刺激,患者处于一种觉醒状态降低,缄默不语,不能运动,大小便失禁,但定向反应存在,植物神经反应可正常,疼痛部分消失,仍保留吞咽、咀嚼反射,常有去大脑强直。
脑桥腹侧损害,累及双侧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使病损以下运动传出功能丧失,此时患者能睁眼闭眼,不能水平运动,能垂直运动,可通过睁闭或眼球垂直运动来回应“是”或“不是”。由于未损及大脑半球和上部脑干被盖部的上升激活系统,患者意识并无障碍,但无自发语言,身体也不能动,故又称假性昏迷。
大脑皮质、皮质下损害,致患者意识障碍,无语言,无各种活动,并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植物人)。
各种原因所致铅摄入过多可发生铅中毒。铅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最易受损,急性铅中毒性脑病可突然出现症状,发作之前也可先有某些早期慢性中毒症状,如厌食、呕吐、便秘、间歇性腹痛、烦躁、神萎、贫血等,以后出现持续性呕吐、共济失调、惊厥、昏迷、偏瘫。有时以突然惊厥起病。抗铅治疗有一定疗效。
又称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病因多为流感、水痘、疹热病、肠道病毒感染等,发病与全身急性炎性反应和免疫超敏反应有关。临床表现为脑病、肝病(肝大、肝损伤)同时存在或脑病在前、肝病在后的特点。进行肝脏功能相关检查有助于确诊此病。
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是肝细胞功能严重衰竭的表现之一。
主要症状有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门体分流性脑病最为多见,发生的主要机制是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人体循环。
急性肾功衰竭和尿毒症时,由于代谢障碍,易发生氮质血症,钠水潴留,低钠血症,低氯血症,低钙血症,高钾、镁、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以及肾性高血压。临床有脑水肿、脑病表现,呼吸呈氨臭味。
当血压(收缩压)迅速升至180mmHg~200mmHg以上,脑血管自动调节失控,致脑血流量和颅内压增加,继发脑水肿,形成高血压脑病。患者出现视力障碍(如视力模糊、暂时失明)、惊厥、昏迷及其他颅内高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