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癌可在上腹部触及肿块,有压痛,肿块多位于上腹偏右侧,如胃癌转移至肝脏可引起肝脏肿大及黄疸,触诊和视诊可发现异常,如胃癌发生腹膜转移出现腹腔积液,叩诊移动性浊音可呈阳性,如胃癌侵犯门静脉或脾静脉,触诊脾脏可见异常增大。
对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铬粒素A(CgA)是目前公认最有价值的肿瘤标志物,也可用于后续的疗效监测,血清或血浆铬粒素A升高,提示可能患有胃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癌患者缺铁性贫血较常见。
胃癌有长期少量出血时,患者粪便隐血试验可呈阳性。
胃部肿瘤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胃镜、超声胃镜、CT、PET-CT等,主要用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起源、及是否有转移等情况,部分患者可通过胃镜或超声胃镜获得病理学诊断。
能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采集小块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最有效的方法,早期胃癌可表现为息肉样隆起或凹陷,也可呈平坦样,但黏膜粗糙,触之容易出血,进展期胃癌肿瘤表面常凹凸不平;原发性胃淋巴瘤可见胃黏膜隆起、溃疡、粗大肥厚的胃皱襞呈卵石样改变;胃肠间质瘤可见黏膜肿块,顶端可有中心溃疡。
有助于明确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原发灶和转移灶,还可预测肿瘤对生长抑素类药物或核素治疗是否敏感。
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之一,优点是痛苦小患者易接受,缺点是不如胃镜直观且不能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如果怀疑胃癌,但患者有胃镜检查禁忌症时,可做X线钡剂检查,可发现胃内溃疡及隆起的病灶,但难以鉴别良恶性;原发性胃淋巴瘤可见胃窦后壁或胃小弯侧有面积较大的浅表溃疡;胃肠间质瘤可见胃局部黏膜隆起等变化。
有助于明确胃恶性肿瘤的疾病分期,判断肿瘤的病变范围,是否已转移等,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结果。
需切取小块胃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是胃癌、胃肠间质瘤、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恶性肿瘤确诊的金标准,可明确肿瘤的良恶性。
c-kit/PDGFRA基因检测是诊断胃肠间质瘤的重要方法,c-kit基因突变提示可能为胃肠间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