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起病比较急骤,病情进展快,需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延误。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严格禁饮禁食、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止痛镇静、抑酸、补液纠正脱水、给予抗生素抗感染等。手术治疗需要根据引起胃穿孔的原发病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胃穿孔严重的患者,若出现休克症状,首先要紧急予以大量补液,同时必须进行抗感染治疗。
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及身体状况,决定是否急诊手术;如果患者的全身状况很差,休克未能纠正,手术危险性极大,应在全身状况改善后再进行手术。医生会安排CT检查及复查动态观察患者穿孔情况,若治疗6~8小时后病情无好转甚至加重,应及时转手术治疗。
胃穿孔患者,需保持半卧位,使得腹腔内的液体积聚在盆腔内,减少有毒液体的吸收。其次,必须严格禁饮禁食,同时进行胃肠减压,抑制胃酸,静脉补充营养,以及镇静止痛、吸氧等对症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胃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尤其是进入腹腔的胃酸,可引起严重的腹膜炎,这时就需要给予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是两大类: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胃酸对胃壁的刺激。包括胶体铋剂、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等。
可选择经验性用药,一般选择广谱抗生素治疗,如头孢他啶等三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等广谱抗生素均可选用。一旦考虑为胃穿孔,则应尽早使用抗生素。若要进行手术,也应在手术前后使用抗生素。
如果患者存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表现,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的药物等。
除了以上药物治疗外,若引起胃穿孔的病因需要药物治疗,如胃溃疡、胃癌等,也需针对病因予以诊治。
主要有3种手术治疗方式,每种手术治疗方式都有其不同的适应证。
一般情况较好,发病在6~8小时以内者,可选择此手术方式,优点是同时解决了穿孔和溃疡两个疾病。
胃创伤性穿孔患者,大多选择该术式。此外,穿孔时间超过12小时,腹腔内炎症重及存在严重水肿,一般状态差、伴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估计行根治性手术风险较大者,应选择穿孔修补术。
部分外伤患者胃部存在多处穿孔,可进行胃部分切除术。
术前一天晚上医生会嘱咐患者禁食、禁水。术后什么时候开始吃饭喝水,主要是根据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最常用的观察指标就是患者是否排气。
术后恢复进食一般按照试饮水、流食、半流食,到普通饮食的顺序。
除病情特别重的年老体弱患者,均鼓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一般术后第1日在床上坐起,第2日可在床边进行活动,第3日在病房内走动,以后逐渐加大活动量。
早期下床活动具有以下优点:
包括胃肠道内出血和腹腔内出血。
以胃部排空障碍为主的综合征,多发生在术后2~3天,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及腹胀等,呕吐物多为绿色。
术后残端供血不足导致组织坏死、吻合口有张力、低蛋白血症、组织水肿等均可导致吻合口破裂或吻合口漏。
可见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上腹部剧烈疼痛、发热,有腹膜刺激征,腹腔穿刺可含胆汁。
患者可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有呕吐,呕吐物含有或不含有胆汁,上腹部可摸到包块。
多见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分为早期和晚期两种类型。
早期倾倒综合征在吃饭后半小时左右,出现心慌、出冷汗、无力、面色苍白等血容量不足的症状,并且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等伴随症状。
晚期倾倒综合征则一般发生在进食后2~4小时,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冒冷汗、无力、脉搏细弱而快速等情况。
多表现为胸骨后有烧灼样疼痛,呕吐物含有胆汁,味苦。正常情况下胃的出口处存在一个肌肉环,即幽门括约肌,可有效阻止小肠内的胆汁进入胃部,但由于手术破坏了幽门的正常结构,所以会出现胆汁反流,引起碱性反流性胃炎。
正常情况下,胃壁可分泌一些营养因子,促进造血功能,但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组织减少,分泌的营养因子也随之减少,导致贫血、消瘦等营养问题。
因胃溃疡接受胃大部切除术后5年以上,如果残余的胃出现了癌变称之为残胃癌,发生率约有2%。
研究发现,采用吴茱萸来外敷足三里穴位,能有效促进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康复进程。还有一些中药灌肠、艾灸、按摩及耳穴按压和药膳护理的方法,可以帮助胃肠功能恢复,建议在正规医疗机构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314次播放
339次播放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胃息肉有哪些并发症